第(2/3)頁 “于你無干,何故定要害他? “倘或有天理之時,報應只在目前,卻不是反招其禍。” 如果是一目十行的看過去,必定會覺得黃佛子是好人,在責怪黃文炳做壞事。 問題是黃文炳是大宋的官啊,宋江做反詩被他看到了他舉報有毛病嗎? 沒毛病啊對不對! 所以黃佛子怪的是什么? 結合黃文炳被滅門可知,他是怕被牽連啊! 再說黃佛子是黃文炳的親哥哥,為什么不當面規勸弟弟,只在背后罵? 不就是怕撕破面皮,失去黃文炳的庇護么? 劉高覺得吧,黃佛子做大善人沒問題。 但是又要仰仗黃文炳的庇護,又要一副大善人的樣子在背后暗戳戳的指責黃文炳怕牽連到自己…… 就有點兒惡心。 “我倒霉了,我哥哥一定很開心吧。” 黃文炳苦笑搖頭: “真想讓他看看,我以前是通判,現在跟了主人反做了知州,比以前還要威風! “也不知道他會是什么嘴臉……” 潤州被劉高通過秦檜洗黑成了南國的,但實際上還是劉高在控制的。 等于國中之國。 黃文炳被劉高任命為潤州知州,有什么事兒可以直接過江跟劉高商議。 劉高拍了拍黃文炳瘦削的小膀子: “要不要把你哥哥接到潤州去定居?” “多謝主人好意。” 黃文炳搖了搖頭: “還是不必了,我哥哥其實并不喜愛我。 “我知道,他雖然跟我當面總是笑呵呵的,心里只怕巴不得我惡有惡報呢。” 沉默了兩秒,黃文炳又冷笑著補充了一句: “我就回去看看,看他是不是好人有好報了。” 劉高呵呵一笑:“正好順路,回來時看看去。” …… 到了江州,燕青一直把馬車趕到江邊: “主人,小人去雇一艘大船來。” “慢著。” 劉高喚住了他,下了馬車: “這里我熟,我自去找人問問。” 該說不說,除了黃文炳以外,他們這一群人里還真就劉高最熟悉此地。 劉高走向江邊,眾人連忙要跟上。 劉高擺擺手,只帶了燕青一人過去。 江邊依舊是許多漁船一字兒排開,都纜系在綠楊樹下。 船上漁人,有有斜枕著船梢睡的,有在船頭上結網的,也有在水里洗浴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