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18章 Are you ok-《重生2004:獨行文壇》


    第(2/3)頁

    同意「選項2」,即羅智保持沉默,拒絕了這次任務的,則是從維護的發展邏輯和“羅智”這個人物的人性尊嚴出發。

    他既然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并且逐步從同質信息的禁錮中走向自由,為什么要剝奪他的自由意志呢?

    中的人物雖然并不存在于現實,但是作家已經賦予了其生命力和行動邏輯,不應該為了表現的戲劇性而強行扭轉他的命運走向。

    兩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數量也幾乎相當,吵了一早上都沒有結果。

    看著坐在編輯室里面帶不忿的同事們,馬伯庸忽然升起了一絲明悟:張潮這是把這里的所有人也都當成了的組成部分了?

    里的“羅智”通過主動選擇,讓自己被同質化信息不斷包裹,最終連“愛情”這種強烈的情感都在這個過程里磨滅了。

    他與“劉穎”之間的是愛情嗎?如果從常人的觀點看恐怕很難算是。

    “羅智”是在一次又一次觀看推薦視頻、閱讀推薦文章的過程當中不斷鞏固了自己“高知”“精英”的標簽,順便固化了自己的擇偶選擇。

    “劉穎”的情況也差不多。她的執念是在網絡信息的熏陶下,認定自己要在30歲結婚,因為“30歲是高知女性最佳結婚年齡。”

    說到底,他們的相識是算法推薦的結果,交往則嚴格按照各種情感博主推薦的既定程序執行,就連身體接觸都缺乏應有的“激情”……

    《青春派》的編輯們都是年輕人,還都是文藝青年,看不得這個——所以在這點上他們是有共識的——唯一的分歧就是,應該讓“羅智”活成一個悲劇,還是給他一個溫情的結局。

    無論選擇哪一個,本質上不都是讓張潮寫出讓自己“想看”“愛看”的內容嗎?這何嘗不是一種隱喻……

    內虛構的角色,外替角色選擇命運的真實人類,構成了一組絕妙的對照——內外互為鏡面,相映成趣。

    馬伯慵想到這里,不禁自嘲地笑了笑。自己一度以為已經足夠了解張潮了,也覺得自己的閱讀量已經足夠大了,但沒有想到張潮還能給自己驚喜。

    這么寫已經不像是傳統的個人創作了,更傾向于互動游戲。

    馬伯慵覺得張潮一定在某處藏著什么陷阱,準備給他們這些人狠狠一下……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青春派》編輯部的編輯們都主動留了下來,雙學濤也從另一個辦公室干了過來。一個個都眼帶殺氣,就等著馬伯慵一聲令下。

    馬伯慵無奈道:“各位,冷靜點!咱們是文學編輯,不是菜市場大媽!學濤,你不許再站到椅子上了……蘭婷,你別拿雜志卷成筒大喊大叫了!”

    蘭婷“騰”一下站了起來,大聲道:“馬總,這能冷靜嗎?選‘選項1’就是在謀殺羅智的靈魂!他好不容易因為周瑩瑩和黃恬恬開始懷疑算法的控制。

    現在讓他親手去開發更可怕的‘全知之眼’,這等于讓他從受害者變成劊子手!”

    年紀大一點的編輯徐峰笑道:“應屆生就是天真。現實里哪個打工人有資格拒絕老板的任務?羅智是算法工程師,他不接這個項目就不是儈子手了?

    他的工資、房貸、社會地位全捏在公司手里。不接項目?明天就會被優化!張潮這么寫才真實——自由意志?那是有錢人才配玩的奢侈品!”

    另一個女編輯王雨蘭不樂意了,她不滿地道:“荒謬!如果只追求‘真實’,那和新聞報道有什么區別?文學的價值在于揭示困境中的微光!

    所以羅智必須拒絕,因為他的動搖代表著人性尚未完全淪陷。張潮之前埋了那么多伏筆——周瑩瑩的手鏈、黃恬恬的照片,還有他凝視劉穎時的空虛——這些全是為了鋪墊他的覺醒!”

    雙學濤呵呵笑道:“希望是鴉片。張潮這篇最狠的地方,就是撕碎所有幻想。羅智接下任務才是神來之筆——他越是清醒地參與作惡,越能證明系統的無可撼動。

    這比簡單批判資本更有深度,像《1984》里溫斯頓最終愛上老大哥一樣,那才是絕望的藝術。”

    這時候剛從燕大中文系來《青春派》實習的大學生小吳怯生生地道:“別里科夫是被舊制度逼死的。但羅智的‘套子’是羅智自己織的。如果他選擇繼續織套子,是不是說明現代人比別里科夫更可悲?

    畢竟沙皇不會給你推送‘信息舒適圈’攻略。”

    馬伯慵聽到這里眼睛一亮——大家今天大半天的沉淀,對作品的感受又升級了一個層次,讓他感覺有點意思了,于是接話道:“這個角度有意思。契訶夫批判的是體制暴力,張潮諷刺的是自我馴化。

    選選項1,羅智就成了新時代的別里科夫——只不過他的套子更柔軟、更甜蜜,甚至讓他甘之如飴。”

    蘭婷不滿地道:“馬總,您這是偷換概念!別里科夫是被動壓抑,羅智卻是主動異化。如果他接下任務,就等于承認人類不配擁有真正的自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