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28章 引蛇出洞?NO,進洞逮蛇!-《重生2004:獨行文壇》


    第(2/3)頁

    連香港、臺灣的年輕人,也有很大一部分被張潮吸引。

    這種巨大的磁石效應,讓摩根在兩岸三地的年輕人群體當中進行任何文化觀念的傳播都很困難,成效也甚微。

    雖然張潮從來沒有主動針對過他,但是經常出現的狀況是——辛辛苦苦組織的活動、訪談,一不小心就被張潮搞出來的輿論風波給蓋過去了。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三番四次實在忍不了啊!

    摩根琢磨著,這些年花在張潮身上的經費,找個國際頂級的殺手把他干掉好像更劃算……

    想到這里,他自己都打了個寒顫——好歹是耶魯畢業的文化銀,上班是為了賺錢,沒必要主動把自己搭進去。

    至于說林楚生那邊行動的成敗,他已經不關心了。

    他最新的報告上是這么寫的:

    【作為遠東地區最具有影響力的青年作家,我們評估張潮對使用華語的年輕人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帕慕克對土耳其人以及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等人對日本年輕人的影響。

    ……

    繼續在“摧毀張潮”身上投入經費是不明智的。相反,我們應該重返4年前的路線,繼續拉攏張潮,而不是視他為敵人。

    ……

    他還很年輕,只要我們足夠耐心,持續不斷地對他釋放善意,最終他接受美國理念機會,遠比他摧毀他來得更加實際一些。

    ……

    在上一個階段,我們成功利用一篇預先準備好的文章,為張潮傳了一個“好球”,幫助他完成了一次偉大的「文學-社會學」實驗,讓他獲得了新的榮譽,這是良好的開端。

    ……

    下一階段,我們計劃與張潮形成進一步的默契,但是這需要更多的經費支持。張潮不僅是最優秀,也是最富有的中國作家,拉攏他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才能結成真正的友誼……

    ……

    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張潮一定會認可我們的價值觀,并且為我們工作】

    寫完報告,摩根覺得非常滿意。

    如果這個計劃能征得自己上級的同意,那現在這個位置無論是自己留下來繼續干,還是拿出去資源交換,都是一張好籌碼。

    林楚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計劃”在摩根那里已經完全轉變了性質,還在咬著牙靠自己的這張老臉,看能不能刷到幾篇文章。

    實在不行,那就像上一次寫「至暗之日」這篇文章一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剛回到辦公室,就看到編輯小周正等著自己,于是問道:“什么事?”

    小周看到林楚生就立馬道:“林編,主編讓您回來就趕緊去一趟他的辦公室。”

    林楚生道了一聲“哦”——估計是剛剛自己一直在通話,主編打不通自己手機——稍稍整理一下衣裝,就去了主編辦公室。

    辦公室里,《南國都市報》的主編莊甚之一見到他來,就遞給他一份報紙,指了指上面的文章道:“老林,你看看這篇。”

    林楚生拿過來一看,是《光明日報》副刊上的一篇文章,叫做《張潮的破繭實驗:一個作家對偶像崇拜的自我反叛》

    他匆匆瀏覽了一下內容,越看越心驚——

    【在《裝在套子里的人》引發全民焦慮之時,張潮卻清醒地注視著另一個更隱蔽的牢籠——那些為他作品流淚吶喊的讀者,正在用狂熱的愛意編織新的思想繭房。】

    【這位作家早已發現文學場的荒誕悖論:讀者們越是高喊“張潮的讓我們清醒”,就越深陷對作者的依賴式崇拜。于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社會學實驗悄然啟動。

    他這場由他親手點燃的批判烈火,終于在他的引導下,燒向了最該被焚燒的圣像——他自己。】

    【這場實驗的殘酷性在于:張潮不僅要承受外界攻擊,更要目睹親密戰友的“背叛”。《青春派》編輯們在撰寫《張潮批判: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投毒者》時,為增強說服力不得不深入挖掘作家的“黑料”。

    這種精神撕裂堪比羅智發現周瑩瑩可能受算法操控時的崩潰。但正是這種疼痛,讓實驗具備了觸及靈魂的震撼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