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梁丹丹的進度比朱妍玲更快,她對自己的好閨蜜道:“你接著看,就知道張潮怎么讓這場鬧劇收場了。” 朱妍玲點點頭,迫不及待地翻了下去—— 【……舊金山日落區,一家頗受歡迎的粵式早茶店“金麒麟”里,剛移民來美兩周的七歲男孩小杰,正跟著父母和幾位同樣新移民的親戚飲茶。店里懸掛的電視正24小時滾動播放著“魏州長”當選及“集體州長”誕生的新聞。魏老三那張驚恐茫然的臉反復出現在屏幕上。 背景音是本地中文臺主持人的激昂解說:“……‘魏之路委員會’今日正式宣布代行州長職權,秘書長陳女士強調,魏老三(Wei Laosan)州長雖暫時未公開露面,但其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指引著……” 小杰正努力用筷子夾一個晶瑩的蝦餃,聽到“魏老三”這個名字,他好奇地抬起頭,盯著電視屏幕看了幾秒,然后轉向身邊剛從上海來的表姐,用清脆的童音,用普通話大聲問道: “阿姐,電視里那個叔叔為什么叫‘魏老三’呀?他的名字好奇怪哦!像我們老家村口看魚塘的‘張老三’一樣。老師不是說,中國人都有正式名字的嗎?‘老三’也能當名字寫在戶口本上嗎?他是不是沒有大名呀?” 稚嫩的童音在略顯嘈雜的早茶店里并不算特別響亮,卻像一顆冰珠落入了滾油之中。鄰桌幾位華人食客瞬間停止了交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電視屏幕,又疑惑地互相交換著眼神。小杰的父母有些尷尬,連忙低聲呵斥孩子別亂說話。 但坐在小杰對面的表姐——一個正在灣區讀傳播學研究生、網名「灣區觀察者」的年輕女孩——眼睛卻猛地亮了起來。她迅速掏出手機,對著還在播報魏老三新聞的電視屏幕拍了一段小視頻,并讓小杰重復了那句天真無邪的問話:“……他是不是沒有大名呀?”,并且配上一段簡潔的文字說明: 「童言無忌?電視里那位新州長“魏老三”,這名字能算正式姓名嗎?在線等,挺急的。#加州州長#魏老三#文化差異#」 這條看似隨手發的微博,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起初只激起小范圍華人圈的討論漣漪: 「對啊!‘老三’明顯是排行稱呼,不是正式名字!」 「國內戶籍登記怎么可能用‘X老三’?肯定有學名啊!」 「這問題問到了點子上!選舉登記用的是‘Wei Laosan’,這根本不是一個符合法律要求的、完整的、可驗證的個人標識!」 「細思極恐!如果連名字都是模糊的、非正式的,那之前所有關于身份的承諾(公民、居住年限)豈不更是空中樓閣?」】 朱妍玲抬起頭,一臉不可置信地道:“這……這……” 梁丹丹笑著道:“巧妙吧?這個轉折一開始就藏在「魏老三」這個名字里,我們都沒有發覺,美國讀者們自然更難發覺了。” 朱妍玲嘆道:“這篇從頭到尾平鋪直敘,我還以為張潮不玩那些現代主義的技巧了,沒想到在「魏老三」這個名字里面,還藏著一個坑。” 梁丹丹道:“「魏老三」確實只是一個代號,算不上真實姓名,無論民意如何洶涌,但用‘代號’來參選,恐怕大部分選民都會覺得難以接受。” 朱妍玲道:“他們認可的不是一種理念嗎?” 梁丹丹道:“「魏老三」這個‘氣球’被吹得太大了——但再大的氣球,也只是一個氣球,經不得一丁點破洞,哪怕這個破洞只有針眼大小。 之前的情況是,外部刺來的針,沒有扎到氣球表面就被擋住了。但這次的針,來自內部。” 朱妍玲道:“你說華人移民?” 梁丹丹道:“是啊。他們對「魏老三」是沒有任何濾鏡的,也不需要祛魅,他們甚至不愿意被裹挾到這場運動中。 這個「小杰」扮演就是《國王的新衣》里那個孩子的角色。你知道這些宣傳的謊言最害怕的是什么嗎?是真相嗎?” 朱妍玲想了想,道:“謊言最怕的其實不是真相,而是‘常識’。這個孩子說的是常識,常識比真相更難反駁,也更容易戳中謊言的中心。” 梁丹丹點點頭道:“是的,一個中國人都懂得的‘常識’,就是結束這場鬧劇的鑰匙——我沒有想到張潮的構思會這么細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