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考察-《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3/3)頁
“坐坐,別客氣。”
秦兆陽起身倒了杯茶,龍世輝坐著幫忙搭了幾句話便起身告辭,等他走后,辦公室內陷入了短暫的平靜。
“為民啊,你那個專輯的點子出的非常好,是怎么想到的?”秦兆陽主動開口道。
林為民當著明人不說暗話,誠懇道:“秦主任,其實不瞞您說,專輯這個點子本身就是因為我想進入咱們《當代》編輯部才想出來的。”
他的坦誠讓秦兆陽頗感意外,秦兆陽語氣輕松的接著問道:“你上次帶過來的幾篇稿子我都看過,故事性都很不錯,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通俗性,包括你自己寫的《潛伏》和《懸崖》,這好像不太符合當下文壇的主流創作方向吧?”
林為民正色,“秦主任,自從嗡嗡嗡結束以來國內的主流文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您覺得這在將來會是常態嗎?”
他的反問讓秦兆陽沒有想到,秦兆陽略一思索,“應該不會,以后肯定要慢慢走些下坡路的。”
林為民點頭道:“沒錯,我也是這么覺得。不僅如此,在文學創作的方向上,未來恐怕也要有所改變才行。”
“什么意思?”
“難道您不覺得像《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這種嚴肅文學巨著,在我們國家動輒就行銷數百萬冊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嗎?
在我看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征兆而已。食物的過度缺乏,會導致老百姓別管見到什么食物都會瘋搶。
這個道理放在文學上也是一樣。
前幾年流行的傷痕文學,這一兩年流行的改革文學,其實都是按照這個趨勢在發展。我并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只是它們現在更像是乘著時代的風口飛上天的豬而已。”
林為民說到這里,停了下來。
秦兆陽望著他,嘴里念叨著“飛上天的豬”,盡管心中不愿意承認,但林為民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那依你看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他問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