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傍晚,林為民開車來到人藝,見到了于是之和林兆華兩人。 “為民,來來,我給你看個有意思的東西!” 于是之見到林為民很高興,有些迫不及待的掏出了一份劇本。 “看看這個?” 林為民接過劇本,看著封面上的劇名,他好奇的問道:“這是你們院里誰寫的?” 于是之賣起了關子,“你先看看,看完了再說。” 林為民聽他這么說,只好先看劇本。 這是一部三幕話劇,文本內容并不多,但臺詞量驚人。 創作方式更是大膽,全劇只有一個場景,兩位演員。 劇情以“海瑞”的《治安疏》開幕,而后便是皇帝嘉靖與臣子海瑞的對話,所有的劇情推動、矛盾沖突全靠演員的臺詞完成。 場景不變,只有黑幕,可以是朝堂,也可以是牢房。 君臣一坐,一立。 言論天下,縱橫捭闔。 這種特立獨行的先鋒氣質一瞬間便吸引了林為民的眼球,讓他想到了后世人藝的一出經典話劇——《嘩變》。 同樣的場景簡單,全靠演員“干說”,《嘩變》好歹有十多個人物,可手上這部劇本更加激進,它甚至連人物都只有兩個。 這種極端的處理方式,讓人意外,同時也很驚喜。 三幕話劇的內容并不長,林為民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從頭看到尾,然后抬起頭。 于是之看向他,眼神中帶著期待。 “覺得怎么樣?” 林為民回味著劇本中的內容,“很好!才氣逼人!” 于是之笑著問道:“伱這到底是在夸劇本啊,還是在夸你自己?” 林為民報以微笑,“都一樣嘛!” 他指點著話劇的封面,又問道:“這回能說是誰寫的了吧?” 于是之不再賣關子,道:“燕師大的學生寫的,前兩天投到我們院里來的。” “燕師大的學生?” 林為民的表情驚訝,他沒有想到人藝人才濟濟,可最后把他的作品改編出來的居然是一名學生。 “你也很意外對不對?誰不是呢?”于是之說著,感嘆了起來,“現在的年輕人啊,了不得!” 林兆華說道:“林老師,于院長和我的意思是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見,看看能不能以改編《大明王朝1566》的名義來做這部話劇?” 林為民聽完又看向了手中的劇本,封面上寫著劇名。 《嘉靖與海瑞》。 見他面色沉吟,林兆華問道:“您是有什么顧忌?” 林為民搖頭,道:“顧忌倒沒有。你們這部話劇,形式很新穎。雖然脫胎于《大明王朝1566》,但劇本構思精巧、另類,獨具匠心,如果你們要用的話,我當然是同意的。不過……” 他說到這里語氣發生轉折,林兆華心中忐忑。 《嘉靖與海瑞》這部劇本對《大明王朝1566》的改編透著那么一股離經叛道的味道。 整部煌煌四十余萬字的內容,精煉到一部三幕話劇當中,所有多余的人物、支線全部去掉,他們只存在于兩位主角的口中。 但也正是這種出其不意的方式,才恰好將這部內容繁多到大家都無從下手的給改編了出來。 “不過話劇現在這個樣子,你們要是說是根據我的改編的,到時候真正公演的時候很多觀眾一定會有心理落差。 所以,我的想法是,你們宣傳的時候就盡量不要提《大明王朝1566》的事了。 就把這當做一部全新創作的話劇來宣傳。” 聽完林為民的意見,林兆華立馬道:“這怎么能行呢?這部話劇新穎在形式,但內容幾乎百分之百都來自于您的。沒有您的,這部話劇根本不可能存在。” 林為民淡然笑道:“有什么關系呢?你不說,大家就不知道這部話劇跟我的關系了嗎?這么做,只是不想讓觀眾們的期待錯位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