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狩獵》引發的輿論越來越大,最開始是讀者的討論,然后是報刊的評論,其中褒獎和批評都有,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有人都沒有太過在意。 可隨著某JG報紙的下場,輿論的風向逐漸出現了變化。 報紙上文章的論點很有意思,說林為民的這部有為犯罪者開脫的嫌疑。 文章一經發表,便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而這篇文章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不僅是因為《狩獵》這部的熱度,同樣也因為這份報紙的身份,代表了我國**領域的權威輿論。 一時之間,原本僅僅是局限于文學層面的討論,立刻被拉到了政治和法制層面。 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事情可能要鬧大了! 佟鐘貴把這篇報紙拿給林為民,他看過之后哭笑不得。 里,很清楚的寫明了胡桃是在撒謊,高老師也有確鑿的不在場證明,可是這個文章作者卻愣是能扯到犯罪上。 很明顯,人家就是目的不純。 看完文章,他只有兩個感覺,一是熟悉的上綱上線,二是挑動**斗**的既視感。 整篇文章毫無邏輯和可靠論據,純粹是以強權的思維在枉顧事實的臆測,讓林為民不禁想起后世某報紙的退休總編的言論,幾乎如出一轍。 看來,自己是被人當成靶子了。 強權者想要欺辱弱者,不需要理由,區別在于今天如果不是自己,可能就是別人。 “林老師,這文章……”佟鐘貴擔憂的問道。 林為民擺擺手,“不妨事,有些人想搞事情總能找到理由的,沒縫的蛋,蒼蠅也是要落在上面搓搓手的。” 佟鐘貴見林為民態度一如既往的豁達,心中稍感安定,又問道:“不會越鬧越大吧?” “他想鬧你能攔得?。俊绷譃槊裥柕馈? 佟鐘貴明白林為民的意思,也感到無奈。 JG報紙上的文章如同一聲圍剿林為民的集合令,很快便有報紙跟上,質疑林為民的意識形態問題。 凡是一上升到“論心”的問題上,當事人基本是無從辯解的。 人家給你做有罪推論,然后讓你自證清白,伱怎么證明? 難道當一回六子?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有多冤枉。 更加諷刺的是,因為這些報紙的宣傳和蠱惑,真的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反應《狩獵》的問題。 批判《狩獵》和林為民的風潮在幾家報紙的急先鋒之下蔚然成風,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也參與其中。 想想也知道,全中國超過10億人口,《當代》的銷量最多不過200萬冊,這些人當中有多少是壓根就沒看過《狩獵》這部的人。 這些人無非是道聽途說一番,自覺站在了大義的一邊,混在人群當中義正言辭的譴責著林為民。 一開始是《當代》,然后是國文社,再到出版署。 林為民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們看著事態的發展,無不目瞪口呆。 大家之前還覺得《狩獵》的內容寫的有些夸張,可現實卻狠狠的給大家上了一課。 這不是活脫脫《狩獵》里的情節翻版嗎? 真是諷刺到了骨子里! 因為外界輿論的攻擊,《當代》編輯部最近的氣氛很低沉,包括國文社也是如此。 就在這個時候,林為民接到了來自文協的電話。 先是對林為民噓寒問暖了一番,態度十分可親,然后說起對最近外界對于《狩獵》和林為民本人的批評很是看不慣,完全是無中生有,惡意中傷,又說《文藝報》可以給林為民提供一個發聲的渠道。 聽完這些話話,林為民轉念之間便想明白了這通電話來的目的,然后婉拒了對面的好意。 被罵、被批判,和被人當槍使,這兩件事林為民哪一樣都不喜歡,何必自尋煩惱,多給自己找一件煩心事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