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01章 我的業障我的兵-《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2/3)頁

    又過了兩天,林為民上午閑來無事,陪著程忠實來到了王府井書店,新華書店安排的讀者簽名售書活動就在這里舉辦。

    上午王府井書店剛開門,聞訊趕來的讀者們就已經在門口排出了長長的隊伍。隨著時間的流逝,隊伍的長度還有增長的趨勢。

    程忠實忙得頭的沒有功夫抬,林為民和王府井書店的張經理站在角落里,他看著門口那長長的隊伍,不禁想起了十年前排隊買書的情景,感嘆道:“以前那時候可是排隊買書啊,現在可看不到了。”

    張經理笑道:“也不是完全看不到。您看,程老師來了,這隊伍不就排起來了嗎?還有您的作品上市發售的時候,隊伍排的比這還長呢!”

    張經理這話不完全是恭維,林為民的受歡迎程度要遠在程忠實之上,每逢發售,燕京各大書店門口早早的就會排起長龍。

    在王府井書店看了一個多小時的熱鬧,林為民回到了國文社。

    回來了之后,他一頭鉆進了程早春的辦公室。

    “我覺得沒必要。”

    “我覺得有必要。”

    “你是社長,我是社長?”

    “是不是你讓我當這個總編輯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懂不懂?你就是這么支持我工作的?”

    林為民站在程早春的辦公桌前,據理力爭。

    程早春頭疼的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你的心情和想法我都理解,但事情要穩扎穩打的一步步來。”

    林為民正在跟程早春探討的是編輯部績效考核制度,編輯部績效審核制度不算是新鮮事,南方的很多出版社已經走在了前面,但國文社卻遲遲沒有開始制度改革。

    作為出版社社長,程早春的經營意識并不強。

    觀念還有些計劃經濟下的老派思維,他很重視圖書文化積累的意義,講求出版物的社會效益和藝術質量,而不太重視出書賺錢這回事,他對于出版管理的商業化,始終是有所顧忌的。

    “怎么才算是穩扎穩打?不搞績效考核,像現在這樣隨性的管理方式就是穩扎穩打?”

    說到公事時林為民的表情嚴肅,不茍言笑,“我知道你怕匆忙改革荒腔走板,出了問題不好收拾。可你有沒有考慮過編輯們創造了效益,卻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的想法?現在作家們都開始拿版稅了,我們如果還是這樣墨守陳規,他們能不議論紛紛嗎?能沒有意見嗎?”

    說到最后林為民又補了一句,“你忘了小郭的事了?年輕人們為什么要走?”

    林為民的這句話可謂誅心之言,結結實實的扎在了程早春的心上。

    郭旭剛他們這樣的年輕人為什么會走,除了外面給的錢多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國文社看不到出頭之日。

    說起國文社,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皇家出版社”,國內文學領域的圣殿,人才濟濟,名編如云。

    可恰恰就是這個名編如云,讓國文社的年輕人們看不到希望。

    這些年輕人本身能進入國文社工作,條件自然是不差的,在這里鍛煉了幾年,又有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前輩指導,早就可以獨當一面。

    但因為身前有著那么多的老前輩擋著,很多人只能窩在編輯室里當一個小小的編輯。

    如林為民、李新這樣而立之年便升任社里中高層領導的人,屈指可數。

    別的不說,光是職稱這件事,就足以讓很多年輕人等到絕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