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勤能補拙-《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2/3)頁
偷來的時間,格外值得珍惜,陳鋒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時間安排表。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上午看書,看書的意義在于學習樂理和識譜。
吃過中午飯,睡半個小時,下午抱著吉他開始彈,哪怕斷斷續續總是卡殼,也要反復的一遍又一遍的把吉他伴奏彈完。
晚上的時間安排相對自由些,他可以去看一些藝術類教程的教學視頻,然后十二點準時睡覺。
歷史雖然被掩蓋,但這些娛樂和藝術方面的東西倒是十分詳實,應有盡有。
時光荏苒,轉眼便是九個多月過去。
陳鋒的手指上漸漸起了老繭。
他時常坐著練琴的陽臺地板被鞋子磨出兩個光滑如鏡的腳印。
墻角里堆滿了幾十條他自己換下來的琴弦。
他的演奏姿態依然算不上瀟灑,看起來甚至有些笨拙,但他終究能用吉他流暢準確的彈奏出兩首曲子的完整伴奏了。
除了《乏味》之外,另一首是《夜已深》,都是鐘蕾的早期作品。
《夜已深》比《乏味》相對成熟些,別看歌名挺寫意,但這首歌其實是十分爆炸的搖滾風格。
陳鋒只記住了兩首歌。
伴奏里除吉他這種樂器之外,還有諸如鋼琴、貝斯、架子鼓、古箏、風琴、大小提琴、長短大號等等多種樂器的搭配。
老練的演奏者知道找韻律找節點,通過分析總結規律來方便記憶,要背下一首曲子沒這么難。
像一些口水歌,別看整首曲子長達幾分鐘,其實翻來覆去就兩三個和弦不斷的組合。
把和弦吃透,然后組合起來,整首歌的框架就出來了。
但陳鋒做不到,他學習時間還不夠長,不熟練,又不會其他樂器,樂感又差,只能強行背下每種樂器的每一個音符。
就像對數字不敏感的人背誦小數點后數百上千位的圓周率。
又像高中學渣背誦《陳情表》。
整個人都很扭曲。
狹小陰暗的地下室空間里,陳鋒靜靜的躺在略顯霉味的皮沙發上,緊閉雙目,口中念念有詞,像念經。
他正在腦子里反復回憶《乏味》和《夜已深》兩首曲子的完整編曲。
良久,他緩緩睜開眼睛,確認每個韻律都牢牢記住了,不會搞錯了,長舒口氣。
陳鋒又抬頭看了眼墻上掛著的鐘。
時間快到了。
公元3020年10月27日,上午九點四十三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