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鋒合上眼睛,暫且關閉投影。 他起身走到陽臺上,試圖趁著星光眺望遠處。 奈何珠峰實在太遙遠,他只能看見一片幽藍夜空。 但沒關系,心里知道那座高塔就在那里便是。 揉揉眼,陳鋒又回到沙發上,調出史料,再次迅速的瀏覽下去。 時光荏苒,人類的歷史轉眼又過去數年。 前所未有的苦難,讓全人類在世界政府的領導下形成了空前的團結。 人類才剛剛經歷了S菌帶來的苦難,每個人都為先烈的精神而鼓舞,意志屬性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 一直承受著S菌與太陽系屏障雙重壓力的世界政府領導層,選擇了這個恰當的時機公開秘密。 S菌并非我們面對的唯一威脅。 現在S菌被我們戰勝了。 但在我們的太陽系邊緣,還有一個無形的屏障,將我們牢牢封鎖。 我們的科學家窮盡心力依然無法破解…… 我們根本看不懂,也想象不出那是怎樣的科技水平。 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它來者不善! 但我們不會坐以待斃。 所以,戰斗仍未結束! 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振作起來,迎接新的挑戰! 再打贏這一場仗,人類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面對新的壓力,人類文明并未頹喪混亂,而是靠著千錘百煉之下形成的群體意志巍然不動,步步為營。 文明開始迅速復蘇,蔓延瘋長。 科技與生產力的全面大跨步,開始了。 2543年,在波折與動蕩中長大的謝爾蓋漸漸嶄露頭角。 人類度過危機后,能力全面的學者將會擁有無限廣大的才華施展空間。 重建文明,最需要的正是全科人才。 謝爾蓋正是這種人。 這本就該是他的時代。 2543年,謝爾蓋完成了自我積累,并徹底消化了賴聞明留下的所有成果。 他提出并完善了戴森膜的初步概念,為接下來五百年后人類的能源供應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戴森膜比之陳鋒上次過來時見到的覆蓋地球的太陽能吸收光翼膜更升華了一層。 如果其從理論轉化為實踐,可以讓人類徹底跳躍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的初級階段,進入二級文明的初期,足以利用整個太陽系的資源。 在完成這個偉大的構想后,謝爾蓋因辛勞過度溘然長逝,臨死前留下最后著作。 他這份著作卻與任何學科都無關。 著作的名字是《陳鋒》。 顧名思義,這本書就是寫給陳鋒的。 這本書為數百年前,因“晚節不保”而名譽受損的陳鋒大師翻了案。 陳鋒大師的每一個看似不可理喻的舉動,都有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深謀遠慮。 他勾引鐘蕾大師耗盡畢生心血去創作《晨風》,其實是為了對抗2500年降臨的入侵者的威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