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乎沒人無謂的閑聊交談。 即便是熟人碰到了,往往也是智能終端提示這些人,你身邊附近有你的朋友。 那么這兩人就短暫的從各自沉浸的事情中回過神來,相視一笑,再擦身而過,多一句寒暄都沒有。 偌大的廣場上,只有雨點般密集的腳步聲,倏倏倏的載具起飛或降落聲。 甚至時不時的還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人躺在平板載具上,身上裹著被子,往樞紐平臺飛來,等要到達時,這人又突然嗖的睜眼,掀開被子坐直身子,嘩啦一張手。 他的目光迅速聚焦,手指在面前的虛空中接連點擊。 從小憩到工作狀態之間的切換,只需不足五秒。 這般氣氛,無比的緊張且忙碌。 陳鋒眉頭微微皺起,這就是傳說中的24小時高強度無休工作模式嗎? 這…… 在軍營中,他反而體會不到外部的氣氛。 別人的訓練或許很辛苦,他卻已經提前合格,過得十分自在散漫愜意,別人怎么累,他也不太清楚。 但到了這科學城中,陳鋒才真正體會到,在這條時間線里,全人類同仇敵愾無比團結的真正共和制度下的人們,到底有多努力,多緊迫。 處處可見中年白頭與禿頂,能把學問做到相當程度的,很多人早早就禿了或者白頭了。 脫發,是三十一世紀的重度腦力勞動者也要面對的殘酷現實。 哪怕可以勉強用技術生發,沒多久還是會掉,索性不管。 像歐青嵐這樣,成為了專家級研究員的高級學者還沒禿頭的人不多。 就算沒禿,大體也容易少年白發。 念及此,陳鋒的心情還挺復雜的。 他偶爾也會為自己孤獨的奮斗而感到憤懣。 為什么是我? 為什么偏偏我這么辛苦? 這對我是不是不公平? 現在他不這樣想了。 其他人知道的事情或許沒自己多,但這并不妨礙大家的努力。 是什么支撐著這些人如此拼搏? 這并不難猜。 在決戰日降臨之前,留下更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又或者親眼看著自己創造的成果被應用于戰爭。 哪怕只是增加一個實驗室制品,調試完成一次新的軍火裝備極限參數,也能稍微提高人類的勝算。 戰士們的戰場在訓練場,以及在未來的戰場上。 科研人員的戰場,則在各自的實驗室里,項目中。 永不停歇,永不止步。 一直奮斗到生命的最后時刻。 這便是這個時代之下的科研人員的唯一人生信條。 陳鋒操控個人終端查了個數據。 果然如他所料。 在這個時代之下,軍人與普通工作人員的平均壽命已經突破了兩百歲。 但科研人員人均卻只有一百五十歲。 即便有最先進的醫療與養生手段加身,那些榮登宗師級的學者平均壽命依然不足一百八,比起全人類平均數據差了一大截。 在戰爭并未正式打響時,一直在為人類犧牲的,正是這些科研人員。 科研人員既努力工作,又犧牲了壽命,理當備受尊崇。 這也是林布聽說陳鋒來了科學院,即便很不甘,最終也無奈打消主意的原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