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繞不開的名字-《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1/3)頁
名人可以紅極一時,但多半是流星,光華來得快散的也快,俗稱過氣。
真正偉大的人可以照耀時代,余聲悠揚,即便死了也會被世人所銘記,影響力更能跨越時代,縱貫千年。
在陳鋒“死”后五年,2128年,又一群人陸續(xù)從全球各地來到漢州,匯聚到早已因為搬遷而荒廢的星鋒研究院舊址中,群策群力著開始重建星鋒研究院。
來的這些人可都不是小角色,大多是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的能人志士。
他們來這里的目的,正是重建星鋒研究院。
當時這批人只想著繼承陳鋒的意志,學習他勇于探索永不止步的精神,同時也學習他看似天馬行空,實則無畏無私的偉大品格。
自此,人類史上第一座,可能也是最后一座用愛發(fā)電的純公益性研究院誕生。
這里成為了瘋狂科學家們的心中圣地。
一個又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開拓性成果在星鋒研究院誕生,并成為推動科技和生產力進步的階梯。
這些成果自從研究出來伊始,便幾乎完整繼承了陳鋒免費開放九大技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全人類免費使用。
至于研究院的運營成本,則基本來自于全球各地各國人民與政府的捐款。
隨著時間的推移,星鋒研究院里有人衰老亡故,有人因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離開,但又持續(xù)不斷的有更多懷揣偉大理想的人來到這里,繼承先烈遺志。
支撐這些人最源初的動力,便正在于他們相信了陳鋒大師所說的話。
旅行者已經覆水難收,危機已然如同達摩克里斯之劍般懸掛在人類頭頂。
我們必須放下私心,做點什么。
恰逢當世,倒也不是人人都理解這群人,甚至絕大部分世人都覺得陳鋒在危言聳聽。
這也太荒誕了,宇宙這么大,我們只是隨便發(fā)射出去兩個小飛行器,哪會那么倒霉給強大且充滿惡意的外星文明撿到?
這運氣,能反向中一百個億的彩票吧?
但整整八十億的人類里,只要有哪怕千分之一信陳鋒,也該有八百萬人,足夠了。
沒人會想到,這座不盈利的研究院竟能整整持續(xù)一千年,并在接下來的幾次事關種族存亡的重大事件中均發(fā)揮了力挽狂瀾的關鍵作用。
在接下來的三百年內,陳鋒留下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方方面面影響著人類進程。
目光回到另一個足以貫穿歷史的重要基調中,這次的歐禾集團雖然在2035年受了陳鋒的“重創(chuàng)”,但結果卻令人欣喜。
痛失大靠山的歐國華非但沒有被這沉重打擊所擊倒,反而知恥而后勇,再度迸發(fā)第二春,在他的掌舵下,原星鋒研究院完美并入歐禾研究院。
自此,歐禾集團的研發(fā)能力突飛猛進,再結合得自星鋒科技集團的生產線與全球銷售體系,歐禾集團重新綻放出歷史上應有的光彩,甚至更耀眼。
為了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鞏固企業(yè)穩(wěn)定性,歐國華做出適當讓步,又拉入全球性資本,將諸多原本可能敵對的勢力拉上自己的戰(zhàn)船,歷經三十余年的發(fā)展,也就是在陳鋒首次發(fā)射錦衣衛(wèi)飛行器后兩年,歐禾集團成為了萬億美元的巨頭企業(yè)。
這里面又有另一項因素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原本歐國華活不到2060年后。
在過去多條時間線中,歐國華多次在70~80歲期間患上肺癌亦或是被別的病癥導致機體嚴重老化,隨后不得不退位讓賢,強行讓歐俊朗這敗家玩意兒上位。
這次歐國華同樣患了肺癌,但陳鋒在2031年投資的特效肺癌靶向藥于2037年研發(fā)成功,人類的肺癌被攻克了。
歐國華患病后第一時間就成為了首批特權用藥者之一,被迅速治愈,且?guī)缀鯖]留下后遺癥。
因此歐國華才能一直活到2068年,且直到98歲去世前依然精神飽滿斗志昂揚。
他甚至……白發(fā)人送了半白發(fā)人。
歐胖子在陳鋒的高強度壓榨下短暫的瘦過一段時間,但后來實在管不住自己的嘴,又疏于鍛煉,再次發(fā)胖甚至胖得更有質感,以至于他比他老子走得還早,享年71歲。
死胖子完全沒機會禍禍歐禾集團。
坐擁三張銷量爆表白金唱片的著名音樂歌唱家,后現(xiàn)代民謠的開創(chuàng)者——死胖子過世時有超過百萬粉絲為他在線祈福,再沒人罵他個廢物拖累歐禾集團,阻礙了歷史進程。
歐胖子走得很安詳,甚至還帶著恬淡的微笑。
陳鋒一直以來貫徹的主線策略大獲全勝!
歐禾集團持續(xù)不斷的產出各種新技術,一直維持到了2312年,才因為經營策略的改變化整為零,消失在歷史中,在史書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次的歐禾集團帶來的革命性技術比過去數條時間線加起來的還要多,留下的社會貢獻數十倍于過去。
與歐禾集團同期發(fā)展的新星鋒研究院更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爆發(fā)力。
這群聚集在一起的瘋狂科學家迸發(fā)出了恐怖的學術熱情,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完全消化了《狂人猜想集》。
然后這群介乎于瘋子和天才之間的狂人湊在一起,碰撞出各種各樣的靈感火花,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化身文明的科技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2203年,時隔百年之后,在錦衣衛(wèi)五號升空的百年紀念日當天,人類再次發(fā)射了更龐大,也更先進的星鋒一號,直奔冥王星軌道之外,開始沿著公轉軌道圍繞太陽運行。這次的星鋒一號雖然被設計為可載人大飛船,但依然沒有載人,裝了不少動植物。
這次探索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太陽系外宇宙深空的了解,為真正奔赴其他恒星系的大殖民計劃打前哨收集情報,并變成下一步行動的中轉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