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間還穿插了近五十年奉行徹底無接觸戰爭理念的純戰艦時代。 只不過太空戰爭中大型戰艦更容易成為重點打擊目標,移動不便,作戰理念顯得過于僵化。 不發展單兵武器,人類個體進入太空環境又毫無反抗之力。 人類的基因喚醒度也一直在提高,單兵的重要性漸漸的又跟了上來。 再加之人類的假想敵又是作戰風格無法揣度的入侵者,必須發展多種作戰模式。 在種種原因的驅使下,此后與青龍甲、星鋒甲、晨風系統相似的裝備也陸續出現并被淘汰。 總之,從2530年到2919年的389年歷史,是一本大國百姓安居樂業蓬勃發展,小國百姓背井離鄉掙扎求存的畸形戰爭史。 隨后,有一個“人”瞬間終止了人類內部的戰爭,讓局面頃刻間天翻地覆。 2919年,劇變驟生,超級智慧——鐳自量子網絡中蘇醒,并向人類打了一聲招呼。 它瞬間終結了內戰,并掀起了另一場更殘酷的母文明與子文明間的背叛之戰。 接下來的時代進程陳鋒之前便已經看過,不再浪費時間。 他合上史料,開始陷入漫長的思考與自我總結。 他先去分析前五百年歷史。 人類依然割據整整五百年,并且即便有他這個科學和藝術領域的雙重領袖的潛在影響,競爭形態依然比過去更激烈。 很可能是他過于認可詹姆斯·迪亞茲導演的競爭理論,在自己一生的成就中不知不覺留下了過于強烈的競爭意識。 也可能是人類天性如此,且隨著科技被拔苗助長,越發達越失控。 問題又回到原點,如果有一位偉大領袖指引前路,那么這緊隨其后的次級競爭意識可以往純粹良性的方向發展。 但如果不能偶然誕生偉大領袖,又不曾經歷近乎滅族的重大變革,那么無論陳鋒如何努力,在2500年前,世界政府都無法達到一個穩定運行的狀態。 把人類歷史再往前推五千年,《三國演義》第一回第一句曾有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羅貫中這句話既是對中國歷史的精妙總結,又何嘗不適用于整個人類的全部歷史? 競爭本能屬于人類天性,除非有不可抗的外力壓制,否則無法違逆。 在沒有外敵時,看似殘酷的內部競爭的確有其存在的價值。 假定沒有入侵者,相信即便人類進入宇宙時代,踏遍銀河系,競爭依然會存在。 總之,競爭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殺敵,用不好則傷己。 陳鋒認為自己尚無能力去評價競爭的好壞,也暫且無法準確的遙控歷史拿捏好這個度,只能從一個旁觀者與親歷者的角度親自去體會。 他只能唯結果論,并相信自己最后肯定能得到答案。 因為他的評判標準既復雜又簡單,甭管什么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能打贏入侵者的,就是正確的。 2530年后的戰爭史,情況更復雜。 天知道幾百年的戰爭里到底死了多少人。 鐳為什么會出現,又變成成這樣? 陳鋒想了很久,腦子里隱約有點感覺,但又抓不住準確的答案。 他不能貿然下結論,所以先將其在心中放了放。 隨后他又帶著相對輕松的心情把目光重新投放到二十一世紀前半闕,多關注了一下盧薇的情況。 沒別的原因,就是好奇她這輩子過怎么樣。 盧薇終于追上了曾經讓她可望而不可即的鐘蕾,進入了千年前百的序列。 《縱橫星空》抬高了盧薇的歷史地位,但最終奠定她的成就的并不僅僅是《縱橫星空》。 陳鋒也沒想到她竟能完全吃透《縱橫星空》透出的太空搖滾風格。 這不同于朋克、藍調、金屬、視覺系搖滾,而是一種廣泛運用了新技術,傳達的精神直指太空,運用的唱法既有空靈又有勁爆,堪稱包羅萬象,但卻萬法歸一的新搖滾風格。 陳鋒只是給了她一首歌,但這首歌點燃了她的全部創作力,她又還了陳鋒一個太空搖滾的時代。 2023年,盧薇與自己背后的家族完全決裂,選擇了走自己的路,為自己而活。 但她的星途并未如過去那樣在離開家族羽翼后迅速敗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