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鋒把臉搽干凈,氣色好了很多,再打個電話叫客房服務送十人份的早餐過來。 在等待早餐的過程中,他坐到弧形陽臺中的沙灘椅上,自己泡了杯速溶咖啡,雙腿搭在小桌上,先遠遠的望一望鐘蕾的寢室窗戶,確定燈還關著。 很好,學乖了,不熬夜了。 然后他扭頭呆呆看著遠處正冒頭的旭日,腦子里漸漸開始思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敗在此一舉。 如果自己這次的操作依然完美,不用指望太多,再稍微往前推進一點就好,那么至少能給人類找出兩到三種必勝的策略。 所以這次的總結很重要。 又吃過早飯大約兩個小時后,他從沙灘椅上坐直,摸出筆記本開始寫寫畫畫。 雖然他現在的記憶力已經很強,但多年的義務教育讓他養(yǎng)成了更相信手中筆的好習慣。 他之所以選擇用手寫,而不是速度更快的打字,倒也是為了讓自己在慢慢寫的過程中多些思考,把決策做得更負責任。 距離勝利越近,他就越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他既要在現在的基礎上進一步拔高人類的發(fā)展速度,同時又要盡可能的避免掉一切潛在的負面影響。 雖然即便再輸也能重來,可倘若能贏,誰又想輸? 比起過去,這次人類取得的進步簡直不能以道理計。 在與入侵者的對抗中,克制涉粒子炸彈成功、找到克制排斥力場與量子糾纏生物殺傷的辦法、逼出絲狀光束、首遇隱形蜻蜓戰(zhàn)機便將其全數剿滅、勉強應對首次遇見的在可以造成空間坍塌的黑洞炸彈、封鎖敵艦折躍能力、擊碎流光護盾、涉粒子炸彈重創(chuàng)敵艦等等等…… 其中的每一項,都是陳鋒過去無法想象的跨越式進階。 他甚至炸死了一個復眼者。 用了七條時間線,死了七次,從連敵人的面都看不見就慘遭族滅,到也終于能讓敵人付出血的代價。 單憑此成就,陳鋒足以自傲。 最重要的是,文明的科技水平再度拔升,上條時間線里僅相當于2.1級的人類文明,這次至少達到了2.4級。 人類文明對統(tǒng)一力、類曲率、黑洞、生物、反物質、質能轉化、微觀世界、宏觀宇宙的總體認知均取得長足進步,正式步入卡爾達舍夫二級文明的中期階段。 如果不受外力干擾,再給人類以足夠的時間,哪怕從此科技停滯,人類依然能將足跡灑滿整個銀河系。 一千年,人類從0.7級文明起步,在被封鎖五百年限制住發(fā)展的情況下,硬生生跨越1.7級的限制,抵達2.4級。 除入侵者之外,陳鋒并未與宇宙中的其他文明打過交道。 甚至他與入侵者都不曾真?zhèn)€交流過,但在他如今的認識中看來,他下意識的認為別的文明要做到這步,少說也得以萬年,甚至十萬百萬年為單位。 每個階段的科技瓶頸突破,可能并不像陳鋒看到的人類進程中表現的這樣簡單。 宇宙自有規(guī)律,在規(guī)律下,石油從腐殖質到黑色黃金需要的時間是至少兩百萬年。 星球的誕生與泯滅,則是以幾十億年,百億年為單位。 但對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而言,從有史書記載的近古歷史到發(fā)射宇宙飛船開發(fā)太空,攏共只用了幾千年。 人類從誕生到0.7級文明的短暫歷史相較于地球四十六億年的生命,只不過彈指一揮。 從蒸汽火車到時速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時的特快高鐵,人類只用了兩百年。 從第一臺每秒能完成五千次加法運算的,重達三十噸的二極管電子計算機,到人類進入摩爾定律的短期快車道,手機CPU吊打過去的大型計算機,人類只用了六十年。 人類的時間跳躍太快,便誤以為宇宙都這樣快,可陳鋒仔細一想,事實未必如此。 譬如他在轟擊敵艦內部能量輸送管道時,就曾信手對這艘混雜了生物與機械科技的戰(zhàn)艦材料進行了簡單的半衰期分析。 當時數據一閃即沒,他也沒太在意,只晃眼一瞟。 如今他重新回想,才發(fā)現這艘看起來嶄新的戰(zhàn)艦內部能量輸送管道至少已有五十萬年的歷史。 五十萬年前,敵人就制造出了這艘球型戰(zhàn)艦。 當時的地球人還在干嘛? 身上的毛發(fā)都未退卻,還在拿著木棍與猛獸搏斗,可能連如何保存火種的技能都未曾掌握。 所以,通過陳鋒的暗中操盤,更有無數人前仆后繼窮盡心智的奮斗,人類在上一條時間線中取得的進步,或許能稱得上宇宙奇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