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了因為能喚起人心中的童真而傳唱度極高之外,《萌芽》還在兩年內被譯唱出超過八種語言的版本,并被錄入青少年兒童推薦收聽的十大少兒歌曲之一,再被錄入了學校教材,直到千年之后也是播放率極高的胎教神曲。 有時候經典來得就是如此偶然,恰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寫出這首歌的鐘蕾本人都沒想到。 除了這一輪專輯爆炸之外,救世樂隊發行的唯一單曲《永不獨行》,先是在沒有任何預熱宣傳的情況下,被悄然發布到網上。 《永不獨行》沒有掛星峰娛樂的招牌,也沒掛任何一個人的名字,只簡簡單單的這樣寫著。 【演唱:救世】 【作詞作曲:救世】 【發行方:救世】 其他的介紹就都沒了。 誰也不知道這樂隊是干嘛來著,成員都是什么人,就是這么生硬的扔了一首歌到Q音等各大平臺的曲庫里放著,不宣傳不打榜,藏得巨深。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點開這首歌。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倒不難猜。 鐘蕾和盧薇的聲線太有辨識度,別人一聽就知道倆主唱是誰。 這人當時就懵了。 兩大天后合作? 救世樂隊是鐘蕾和盧薇搞的? “快來看神仙!這首歌恐怖了!” 這一聲吶喊般的轉發推廣迅速如病毒般擴散開來。 其他人…… “咦,真好聽。” “很特別呢。” “沒想到這倆人居然會合作。” “曲風怪怪的,我再聽聽。” “主吉他手好強!這轉音的手法恐怖了,肯定是陳鋒在彈!” “臥槽,真的?” …… 《永不獨行》這首歌里有種特別的力量。 初聽時,它顯得不那么慷慨激烈,十分平和,但卻有股精氣神會伴隨歌聲一點點浸透人心。 潛移默化中,一些很細微的改變在反復單曲循環這首歌的忠實聽眾心中慢慢醞釀。 或許在某個時候,某個人會突然想起一些事。 某個在少年時決裂的,曾經的親密好友的面容,如同被掃掉灰塵的相框般重新浮現在腦海。 年少時曾無法遏制的憤怒心情,原本那么刻骨銘心。 時間既能讓情緒變薄,又能讓閱歷變厚,人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懂得很多少年時想不透的道理。 每次回想起時那種悲憤到腎上腺激素傾瀉的怒意,一次次變淡了。 終于,某年某月某天某時,如今成熟的自己再次回想,卻不再有憤怒,只幡然醒悟那本是個可以避免的誤會。 如果早點把話說開,朋友依然是朋友,依然可以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喝酒看球,逛街遛狗。 …… 前不久找心中的鐵桿兄弟姐妹借錢被拒絕時的失落與怨恨,漸漸的消散了。 聽眾們開始學會更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理解別人的難處。 可能對方并非真的看起來過得那么好。 他她可能本只是在炫耀,亦或是不想讓我替他她擔心,才強撐著。 也可能他她前不久才借了一筆錢出去卻收不回來,被傷到了骨子里,并發誓不再借錢。 我們已經好久不曾互相聯系過了。 他她現在過得怎么樣? …… 一些曾經是朋友,如今在共同創業中消磨掉友情,每次在公司里碰到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隨時可能散伙各起爐灶的伙伴,開始互相體諒,并漸漸明白互相的道理。 我懂了你的立場和想法,你也懂了我的顧慮。 已經搖搖欲墜的共同創業時曾立下的誓言,又重新變得響亮。 我們各退一步,再一起前進一步。 我們再認真的想想,這件事究竟是否還有繼續下去的可能。 如果不能,我們好說好散。 江湖路遠,你繼續你的奮斗,我繼續我的奮斗,終有一天,當你我又需要互相幫助時,我們都不會再冷漠地拒絕對方伸出的求援的手。 如果這件事還能繼續下去,還有價值,那就不要再動搖,振奮精神,化解矛盾,為了把這共同的事業做到極致,我們再互相給對方一次機會。 …… 民政局外,神情冷漠的中年男人翹起二郎腿,坐在長椅上把玩著手機。 他身旁的公文包里裝著結婚證與戶口本。 他在等人,等自己的妻子。 兩人曾經相依為命時濃到化不開的深情,已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粗茶淡飯和爭吵中消散殆盡。 時光消磨了青年時的熱情,只剩下橫眉冷對。 沒人出軌,沒人背叛,但生活的確已然無法再繼續,對視的眼神里只剩下埋怨與厭棄。 算了吧。 就這樣結束吧。 給大家一個解脫。 男人打開“好好一家人”的微信群,里面是讀初中的兒子剛發的消息。 “爸媽,周末我不回來了,我去同學家住。” 男人回消息:“好的,知道了。” 男人又切回到私聊,問妻子:“你還有多久?” “十五分鐘。” 男人百無聊賴之下,點開Q音想聽聽歌排解心緒。 他先看到了一個彈窗廣告。 “邀您品鑒,神秘樂隊——救世樂團新作,《永不獨行》。” 中年男人隨手點了進去。 七分鐘后。 他揉了揉眼睛。 他想起十五年前那個秋天,兩人手牽手走在灑滿枯葉的林蔭道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