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再次倒轉回2020年夏天。 在又一次大量賣歌后,陳鋒故技重施,并用更大的投入創建了星鋒光影工作室和星鋒游戲。 盡管他本人轉了型,但孟曉舟卻將星峰娛樂經營得井井有條。 當時陳鋒的產業在國內還有盧氏家族的庇佑,在海外又有大型資本的各種示好,再有他交給孟曉舟的重點收歌與人才發掘名單,星峰娛樂的發展一路順風順水,不做細表。 2025年,星峰娛樂這家立足于中華,并順利打開海外市場的娛樂帝國正式達到100億美元的市值。 五年又七個月,陳鋒從無到有的打造出了個音樂領域內的迪士尼。 但這并非結束,同年,五年磨一劍的星鋒光影工作室開始嶄露鋒芒。 由著名導演詹姆斯·迪亞茲執導的《縱橫星空》全球上映。 特效、配樂、表現手法、劇本、演員陣容、制作團隊陣容、宣傳營銷的力度等等一切全部拉滿,不敢說絕后,空前還是有的。 2025年之前,高投入大制作是好萊塢的專利。 是中國電影人沒錢嗎? 不見得。 幾部大爛片加起來的投資加起來,也能趕得上一部好萊塢大制作。 所以其實中國電影的投資人們還挺有錢的,只是他們寧肯把錢當紙錢一次燒一點,最后全拿去打了水漂,也既不敢又沒能力去嘗試大制作。 有時候他們也能鉚足勁弄一次大制作,結果到頭來發現砸的錢多少和爛不爛其實沒什么絕對正相關,索性破罐子破摔多整點流量小生小花,恰點流量的爛錢。 中國真正缺的不是錢,缺的是能好好花錢,把錢都花在刀刃上,能把錢有效轉化為市場價值的人與團隊。 或者說即便是有這種人和團隊,投資人對他也沒信心,事情也就這樣胎死腹中了。 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站出來,把很多個投資人找不到去處的錢歸攏到一起,然后做出配得上投資額的作品。 陳鋒做《縱橫星空》時,則完全沒有任何這方面的顧慮。 他既是總編劇,又是總監制,還是投資人。 他不花別人的錢,只燒自己的錢。 這讓人難以理解,尤其是在前期宣傳時,他高達六億美金的投資額一擺出來,驚爆一地眼球。 有人覺得他瘋了。 就連負責燒錢的詹姆斯·迪亞茲本人,在聽到他的投資額時都大吃一驚,不知道他是要干嘛,錢多給燒的慌? 雖然我看好你的劇本,我們的計劃也很完美,但砸個三億就夠了呀,你真就不怕虧? 在《縱橫星空》的拍攝紀錄片里有這樣一段視頻,陳鋒樂呵呵的安慰其他人,“別緊張,你們這樣沒事,好好搞,我不圖賺錢,但片子我們不能糊弄?!? 最終的結果就是,《縱橫星空》電影票房直破六十億美元,打破了詹姆斯·迪亞茲本人于2009年拍攝的《阿蘇達》塵封了整整十六年的歷史記錄。 這部電影太強,強到過分了。 旁人驚詫莫名,陳鋒倒覺理所當然。 同一部《縱橫星空》在過去多條時間線里,都已經證明了自己。 只要宣傳跟上,肯定撲不了。 如果能在2025年5月25號準時上映,必然大賣。 時間線它自然會收束一些規律。 就算虧了,其實我也不怕。 這次他的制作水平更高,節奏把控更好,并且由于記憶力增強而復刻再創作出的劇本更無可挑剔。 他也換了幾個上個版本中發揮有瑕疵,不盡如人意的拖后腿的群眾演員,簡直苛刻到了極致。 電影中超過90%的特效均由星鋒光影工作室中的上千員工,運用了領先時代近八十年的全新智能渲染引擎。 這引擎的恐怖之處便在于,運用了量子編程理念后,它的人工智能學習能力十分恐怖,可以將現實的畫面幾乎全方位的完整模擬為虛擬景象。 為了配合這引擎,陳鋒除了花費驚人的代價租用了國家級超算中心的算力之外,就連隔壁星鋒研究院剛完成不久的碳單質芯片試制品都給弄了過來。 剛開始時賴恩還反對,表示這芯片還不穩定。 結果陳鋒啪的反手配出了幾乎絕對絕緣的冷凍液淹上去,再啪的反手調整了芯片結構…… 得,之前芯片還不穩定,現在穩定了。 賴恩默默的拿著陳鋒給他的新設計圖和冷凍液配方走了人,并念叨著什么,“你還說你不是天才,結果你早就規劃好了。這又至少加快了五年的廣泛運用時間,你是個妖怪吧……” 按照電影票房分成的原則,《縱橫星空》的院線上映給星峰娛樂帶來了超過十八億美金的凈收入,再算上后期的互聯網點播與周邊拓展收益,這部片子最后的遠景收益加起來可達三十億美金以上。 這得感謝自2015年后,以國外的網飛、國內的大騰訊、愛奇異等平臺推行成功的流媒體正版付費體系。 雖然這些平臺上依然有很多濫竽充數的偽·藝術電影電視,但好的東西起碼也能恰個飽飯。 總之,同樣是在2025年,星峰娛樂再次步入電影和音樂齊頭并進的快車道。 星鋒電影處女座《縱橫星空》的歷史性大爆也為他帶來了新的改變。 陳鋒不再需要賣臉拉名導,拉大腕,反而是這些人主動登門踩破了他的門檻。 有漂亮到無可挑剔的劇本、有錢、有影響力、華語和英語市場對他全面開放、還能協助導演把控分鏡與節奏…… 世界上還有更好的監制嗎? 沒啦! 導演們想,只要跟了他的無腦托管,竭盡全力的發揮自己的美學技能,就能在歷史票房榜里多少蹭個名字。 何樂而不為? 老戲骨們則在想,在他的片子里,既能重新打磨自己的演技,又能參與新的電影時代,體驗新的技術,探索自己的極限,不要片酬也行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