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十三斤二鍋頭-《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3/3)頁
知情人也覺得可怕,可怕的點在于我們的科技領域都快被他攪得天翻地覆了,世上竟還有這么多人不知情?
時間再次倒轉回2020年,他的另一條腿,星鋒研究院。
這次星鋒研究院的初期發展與上次并無明顯區別。
雖然擴張了投資規模給他稍微多帶來一點壓力,但利用星峰娛樂那邊攫取的現金流補貼,陳鋒依然穩住了局面,并順勢將個人控股提升至70%。
自此,他再未刻意的提高自己的股份占比,總得給人歐總留口湯喝,他還指望歐總的另一條腿歐禾集團再創輝煌呢。
到2035年,上條時間線里原定的九大技術全部轉化完成,新增加的十二項技術則完成了四項,分別為:
碳單質芯片的商業和軍事領域運用;無衰減無限循環大容量電池開發;量子計算編程第一期架構建設;超韌超延展的可塑性金屬開發。
碳單質芯片的價值自不必多言,陳鋒自己就先用上了。
并且在結合九項技術中的0.5納米制程硒鎢二極管后,整個電子計算機工業的底層體系被他弄了個天翻地覆的大革新。
大容量電池的誕生,則讓星鋒科技集團反手創辦星鋒工業集團,不但生產新能源汽車,就連各種大型工業機械設備的電驅動化也一并轉化完成了。
多年后,星鋒工業集團正是孕育出人類第一款單兵甲的重要兵工企業,這是后話,不作細表。
量子計算編程的價值也不用多講。
超韌超延展可塑金屬的意義同樣重大,這種全新材料將工業制造的精度往小數點后再推進了三位數,成為接下來航空航天業發展的重要根基。
此時,星鋒科技集團的市場價值高達八千億美元,并且還沒上市!
如果他肯上市,這個價值在金融泡沫的鼓動下翻十倍都不為過。
之前,陳鋒曾在2035年一腳踢開自己的全部產業,但這次又多給了星鋒科技集團七年的時間。
他先是利用自己的絕對控股優勢,悄然成立星鋒宇航,開始往航空航天業加大力度的投入,但并未傷筋動骨。
直到2042年,后面的十二項技術幾乎全部完成轉化。
伊倫·艾爾文完成了基因組信息深化,拉梅內克·南希完成了包括攻克艾滋、肺癌、肝癌、淋巴癌、慢粒性白血病、漸凍癥等共計九項絕癥的研究規劃,接下來只是水磨工夫,便注定能解決這些可怕絕癥,只等收割利潤。
既出人意料又理所當然的事情發生了。
2042年,陳鋒再次變賣資產,開放技術。
他只留下了星鋒游戲和星鋒航天這兩家公司拿在自己手中。
隨后,他先給孟曉舟留下三千億美金成立星鋒高科投資集團,自己則帶著八千億美金的現金流,轟然殺入航空航天業。
更喪心病狂的是,他打從一開始就瞄準了太陽系外遠航,而不是像別人那樣先想著開發太陽系內部的行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