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鋒沒想到這次自己戰勝了所有競爭對手,最終卻輸給了奇葩的世界觀。 這條時間線里什么都好,可唯獨繁衍的模式變得十分功利,令人不爽。 連當初被《世外之歌》控制的時候都不如,那時候孩子媽多單刀直入,見面就是刀光劍影,多省事。 陳鋒暗想,現在人心倒是自由了,可愛情觀咋還是扭曲了呢? 咱就不能愉快的享受一下生活嗎? 那難道不快活嗎? 人都不會累的嗎,不需要一點休息空間和精氣神加油站嗎? 誰給你說的那種事只是為了繁衍后人? 蛇精病啊! 人算不如天算。 陳大師無語問蒼天。 他開始認真反思問題出在哪。 隱隱有些感覺,這事和他本人可能還是脫不了干系。 千年之前,他本人在性方面表現得過于圣人,那么多人投懷送抱他都不屑一顧。 他的確也沒有傳下后代。 此外,在他本人的感染之下,鐘蕾、盧薇以及當世的其他音樂人創作的歌曲立意普遍很大。 樂壇領袖基本不愛寫情歌,即便寫也是坐望星空的大情歌,豪邁大氣至極,哪里恩愛得起來。 前有領袖帶路,后有從者云集。 在陳鋒無意識的引導之下,步入二十一世紀中期后,情歌這個重要的音樂題材幾乎無人問津。 從音樂開始,類似現象的影響逐漸擴散,蔓延到電影、電視劇、現場話劇、動漫、游戲、繪畫、文學等多個領域,滲透到全文明的每一個角落。 在接下來的文藝***兩百年中,人類的總體藝術創作水平倒是持續提升,但情與愛方面的題材卻反而日漸式微。 二十三世紀后,愛情藝術的比重稍有復蘇。 但到了二十六世紀,經歷過慘痛的大滅絕浩劫,生存的壓力鋪天蓋地而來。 陳鋒這個奮斗終生且無后的先哲徹底登上神壇,反而又把愛情藝術的腿給打瘸了,直到三十一世紀也不曾緩過來。 在此之前,陳鋒并不認為這有問題。 他對情歌本來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 他覺得沒有情歌也挺好的,在這種藝術背景下的人類文明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韌性,連Z菌的侵襲都給頂住了,并將拼搏的薪火傳承至今。 這哪不好了。 但現在陳鋒又懂了,這是新的問題。 愛情這種重要的情緒被壓制得太狠,以至于大多數人沉醉在終身奮斗中,壓根就忘了停下來回頭看看身邊的風景,并最終形成了如今這十分功利的繁衍結合氛圍。 即便孩子媽已然情竇初開,但使命感依然完全壓過了她在那方面的需求,她堅定的認為人工結合是最完美的繁殖方式。 可能孩子媽壓根就不知道那種事多么美妙。 或者即便她知道,也不想去沉浸在那種“低級”的樂趣中浪費時間。 失去愛情這種重要羈絆,其實是很可怕的事。 一個人的臨場發揮水平,與其意志呈直接正相關。 失去這種強烈的情緒為驅動力,某種意義上會讓人的使命感孤零零的建立在歷史上,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失去熱情。 這種使命感其實十分功利,壞了根子,有點無根浮萍的味道。 舉個例子,一個守衛文明的戰士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出百分之百的戰斗力。 但如果這戰士背后站著他/她深愛的妻子或者丈夫,他/她能拼出百分之兩百的戰力。 只建立在捍衛歷史與傳承上的守護,并不是最堅定的守護。 因為人既是社會動物,受社會影響,又是個體生命,具備獨立思維。 人在為文明而奮斗的同時,總要為自己找點與眾不同的存在意義。 戀人與家人,便是這世間最容易得到的斗志源泉。 就連他陳鋒本人,也是被當年孩子媽親眼看見涉粒子炸彈爆炸時滴落的悔恨之淚,以及那句“著床成功了”的訣別之言而真正點燃熱血,并拼搏至今。 歸根結底,那不就是愛情的力量嗎? 認清這現象本質后,陳鋒倒也不怨天尤人了,怪來怪去還是怪自己。 認命了。 總結經驗教訓,萬一這次還是輸了,下次一定適當的重視情歌。 這次木已成舟,算了。 他能怎么辦呢? 不認也沒轍啊。 總不能擺明車馬的說我想和你那什么吧。 泡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