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資源分配論-《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3/3)頁
自己的錢應該變成各種各樣的產業(yè),去養(yǎng)活更多人,創(chuàng)造更多的現在價值與未來價值。
比如變成制造業(yè)的廠房、車間、設備;物流行業(yè)里的車和倉庫;互聯網行業(yè)的服務器中心、云計算中心;房屋中介行業(yè)的門面租約;農場的土地合同以及地里正在發(fā)芽的種子;具備足夠強大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科研院所中的實驗室設備與藥劑等等等。
無論第一第二還是第三產業(yè),里面總會有些東西具備真正價值,并且還能養(yǎng)活很多人。
這些具備實際價值的產業(yè)資源將會不斷吸收外部流動資金,再以員工工資、運行成本、稅收、慈善投入、實體折舊攤銷的方式被再分配出去。
表面上看,產業(yè)的價值依然屬于他,在為他創(chuàng)造利潤。
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講,這些產業(yè)更在為員工們、供應商們,以及整個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
同時,他的財富在增值的過程中,又被不斷的投放出去,在他和眾多能人下屬的掌控下,變成更多的良性產業(yè)。
當他的財富增值時,不再是孤立的個人財富放大,而是圍繞在他本人身邊,建立在各個行業(yè)基礎上的綜合型整體放大。
當他的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因為良好的經營狀況而同步放大時,會形成一個虹吸效應,更大的固定資產可以吸引更大的流動資產,更大的流動資產會被截留一部分變成更大的固定資產。
這是一個流動的過程,財富的本質是池子,剛才所說的那些生產資料,其實就是這個池塘里的水,能養(yǎng)魚。
這池子也不能是一潭死水,得永遠有進有出。
只有流動的錢,才是具備活性的錢。
如果某一部分錢必須被沉積下來,那么這些錢除了成為陳鋒旗下有固定價值的產業(yè)之外,還應該是員工們的房子、飯碗里的飯、員工在外面消費時的開支,這些錢又會變成別人的收入,進入到社會的流動過程中,并在這個流轉的過程中不斷催生出新的技術與可以被積少成多的小小進步。
社會的經濟運轉是一個龐大的流動的體系。
自己不可能,也不應該把錢變成一個凍結在某處的數字,而該讓自己的產業(yè)成為一個新的,既能促進科技進步,又能帶來更好生活的中轉站,或者放大器,又或者管道。
那么,在財富再分配的過程中,的確必須讓更多靠譜的能人不斷加入到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來。
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永遠有限,事事過問,什么都要占盡管完的結果,就是既做不到完美,又提前累死。
倒不如繼續(xù)放權,分出去部分利潤,拉攏一些同樣優(yōu)秀的“財富再分配者”,也就是有社會責任感的商人坐上自己的戰(zhàn)船,比如歐國華。
這必然會讓別人也能賺到很多錢,但只要這人和歐國華一樣,不用錢作惡,而是科技向善,讓他變得有錢又有何不可?
陳鋒認為自己的錢將會變得和自己一樣,是一條又一條輸送的管道。
不斷的將資源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收集過來,再分配出去,對價值進行放大。
區(qū)別是自己是吸收來自未來的資源,自己的錢則是吸收與轉化這個時代的資源。
這些,是他讀了部分《規(guī)劃》之后,再融入進自己的思路整理出來的核心思想。
在他身處微末時,還需要為混口飽飯而焦慮,完全沒空考慮這些問題。
現在他一是不差錢,二是承擔了責任,自然而然總會比常人想得更多些。
在即將走進客來公寓的地下停車場時,他笑著自言自語道:“既然這樣,那就試試看吧?!?
“陳鋒先生,能不能上車一敘。”
停車場的門后突然閃出個人影來。
這是個胖胖的中年人,滿臉油光,伙食很好的樣子。
明明這人體型沒歐胖子寬,但看起來油膩感還更強些。
中年的背后則還有幾個壯碩的漢子。
陳鋒不認識他,但能猜到對方的來意。
“我們不熟,就不必敘了吧。”
遭到當場拒絕,對方面色驟冷,但顯然他知道些情報,不敢輕舉妄動。
胖子鼻子里哼出一聲,“靠女人上位,不算什么本事。”
陳鋒聳肩,“你講這個話,顯得很沒格調。我剛才其實正在想,自己是應該讓出些利潤,讓更多有能力的人也加入到和我一起進行社會資源再分配的船上來?!?
對方面色一喜。
但陳鋒馬上話鋒一轉,“但肯定不包括你這種貨色。”
胖子牙齒咬得嘎吱直響,“你知道我是誰嗎?”
陳鋒點頭,“大約能猜到,你是那些給我找麻煩人的代表。但我也可以反問你一句,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種聊天沒什么營養(yǎng),告辭?!?
轉身走兩步,他又頓住,回頭再道:“你們可能有種錯覺,認為盧家是我的參天大樹,這想法挺無聊的。我的參天大樹只有一顆,就是我自己的良心。我能保持隱忍與克制,只是因為我有良心?!?
“我也理解你們這一類人狹隘的眼界。畢竟你們只能看到眼前的東西,不像我。你們想不到什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我不急,這個國家里總會有很多人和你們不一樣。世界有黑有白,你們黑,但更多人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