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在往前快速推進,企圖圍困陳鋒的無數個復眼文明的作戰單位當即猛然掉頭,瘋了般往回趕來。 刀鋒螂雖然離得最遠,但回得也最快。 在天峰917號的量子成像監控中,四十九只刀鋒螂剛從折躍僵直狀態中脫離,便通體電芒爆閃,能流亂溢。 這表示刀鋒螂為了盡快返回母艦,無視了重組折躍亞空間膜層的穩定性需求,連續開啟第二次折躍。 四十九只刀鋒螂率先回到球艦上空,紛紛合身往球艦本體中撲去。 與此同時,球艦表面則是陡然發生巨變。 無數長須穿越迷霧而出,蔓延生長,瘋狂擴散,迅速成型,重新長成白色巨繭形態。 比起上次陳鋒曾見過的白色巨繭,這次巨繭成型速度更快,幾乎在刀鋒螂剛落入球艦的同時,便組合完成。 老艦長眉頭緊鎖,說道:“又出現了,凍結之繭。” 副官納悶道:“什么意思?” 老艦長:“十六年前,新美歐-003號特大逃生艦,曾經有機會靠近過球型戰艦。” 副官回憶了一下,“就是指揮官來自那個星系的主戰型逃生艦?” “是的。在他剛走出來時,我曾有幸參加過那位金發將軍的在線講座,收獲頗豐。不得不承認,那個星系里的人對戰爭的確有獨到的見解。在球型戰艦伏擊另一艘逃生艦并暴露行蹤時,他假裝以亞光速狀態潛伏逃遁,其實一直在沿途設下監控節點。金發將軍準確預測到球型戰艦的追蹤軌跡。” “球型戰艦剛剛貼上去試圖靠近時,新美歐003以放棄一半負重為代價,快速進入超曲運動并折返至球型戰艦的附近,雙方發生了一場罕見的短兵相接。如果不是這凍結之繭的成型時間比歷史記載快了太多,新美歐差點就將球型戰艦擊落了。這是我們取得哪怕只一次小小勝利的最好機會。一旦凍結之繭展開,我們的武器就很難傷到球形戰艦本體,卻又要面對敵人源源不斷補充的刀鋒螂和其他雜兵。新美歐003最終還是沒能耗過對方。” 副官嘆了口氣,“唉。可惜。” 老艦長:“也沒辦法。但這人只單獨一人就逼迫得球艦打開了凍結之繭。他的武器系統中,除了黑洞爆破與反物質炸彈之外,別的我們都沒見過。尤其是他肩膀上的兩門微型炮和他的短程折躍能力。如果我們當初就有這裝備的話,那該多好。” “可能是他的研究所才剛剛完成吧。”副官開導道。 老艦長點頭。 到得此時,老艦長自詡已經猜到那人的身份了,大抵也是從某個特殊星系中走出來的頂級戰士。 他很欣慰,原來自己曾經對單兵甲的推崇沒有錯,只是沒人可以達到這個境界而已。 但是,此時此刻,在晨風帝國最高層的絕密會議室中,正有二十余人面面相覷著。 他們很清楚,除派遣出部分指揮官協助執行逃生計劃之外,那個星系從未對外派遣出一個戰士。 他們的研發成果倒是會送出來,但人卻都留在那里。 所以,擁有這種實力的戰士只可能是一個人。 先哲陳鋒。 他終于來了。 并且還帶著他的新研究成果。 可沒人知道他為什么遲到了一百年。 他肯定早已看到了外面的情況,但卻一直藏著不與人聯系。 之前曾有偵查員匯報部分垃圾場里曾發生過一些反常現象,現在想來,這十之七八是先哲的手筆。 局面很令人費解。 但每個人都認為他一定有自己的打算。 他可能是在觀察這條時間線里的后人是否有勝算,也可能是擔心提前遭遇斬首戰術而選擇蟄伏,并潛心研究。 總之,他肯定在收集信息,推進科技。 別的不談,單只看他現在掌握的短程折躍技術,就為了這一項技術,也值得用百年時間來等待。 哪怕在這一百年里,人類節節敗退到退無可退,原本不等到他便絕不會走出那個星系的指揮官也開始奔赴戰場,再到今時今日落入幾乎已注定看不到希望的敗局,就為了他帶來的這一個新變化,再苦的等待都值得。 真不愧是先哲,他的研究大獲成功了。 這到底是怎樣了不起的智慧啊! 現在,他一定知道球形戰艦的凍結之繭,所以他看似被困在了里面,但他也一定會沖出來! 因為他是先哲陳鋒! 在球艦內部,陳鋒自進入之后,便開始大肆破壞。 仗著雙重曲率泡的逆反慣性效果,他在如此狹小的范圍內,開啟了每秒三萬公里的亞光速折線機動。 每次他需要直線推進時,就先用曲率、介質和重力牽引引擎三重做功,不斷提速。 當他需要變向時,便關閉介質與重力引擎,單獨提高曲率引擎功率,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完美曲率泡,把自己的狀態控制在即將進入曲率亞空間與留在三維空間的界限之間。 從外部視覺看,便是他以完全違反牛頓定律的方式,接連進行極度復雜的變向機動。 要實現如此操作,需要達成多個前提條件。 首先,陳鋒在狹窄空間內的臨場反應時間其實往往不足十萬分之一秒,所以他得提前做出安排,將預設指令傳達給折躍戰甲的量子智能。 陳鋒必須持續完成預判,提前數秒安排好接下來數秒的事情。 其次,還得要戰甲中各項零部件的性能足以支撐如此短時間內的高強度輸出。譬如前一秒時曲率引擎還是低強度運轉狀態,但下一瞬間便100%功率全開,這會對設備造成極大負荷。 任何一個環節出了錯,都得翻車。 比如他的判斷錯了,他要么會一頭撞到球型戰艦的外殼、巨大的能量運輸管道,又或者中心的球形引擎上,甚至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剮蹭也能要了他的命。 又或者設備出了錯,曲率泡的功率輸出不夠穩定,他的速度控制得不夠精準,也可能導致他的一半身體速度超越光速進入亞空間,另一半身體卻還留在三維原空間里,那飛著飛著,自己也成了兩半。 如果是以前時間線里的陳鋒,的確無法完成如此動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