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約半個小時后,陳鋒與福萊德斯在距離戰場三十七億公里外的太空中接上了頭,隨后短暫出現在三維原宇宙中的晨風二號重新消失,再不見蹤跡。 這一幕落在天峰917號的大型復合掃描儀量子建模中。 手拿迷族心腦核心的老艦長心緒略有些失落。 在短短不足十五分鐘的戰斗旁觀中,老艦長成了這名神秘戰士的狂熱粉絲。 如果有機會,他真想在臨死前與對方見上一面,哪怕只是遠遠的看著他隨便發表一段關于復眼者并非無懈可擊的鼓舞人心的演講也好。 奈何情深緣淺,終不得見。 他悄無聲息的走了,只留下些這圓球。 老艦長沒有怪罪陳鋒的意思。 領袖自然有領袖的意志,這名戰士既然擁有如此實力,那必然代表著人類最頂尖的那一小撮人。 這些人肩負著最重大的責任,所以無論他們做出如何決策,必然都是站在自己看不到的高度,做出些普通人不能理解,但卻必有深意的考慮。 老艦長猛然回頭,甩了甩滿頭銀發,揚起手中的迷族核心,說道:“根據最新情報,最近的棱形戰艦與我們的距離是五十到六十光年。我們把情況往最壞的方向考慮,棱形戰艦可能會采用連續短程折躍的高速推進模式,那么敵艦將會每秒前進0.005光年,最快可能會在一萬秒后抵達,也就是2.78小時。” “根據主腦繁星的運算,如果我們要修復天峰917號,并使其重新具備超曲飛行能力,需要六個小時,但那樣依然改變不了我們被棱艦追上的結局。我們最好的分析實驗室在天峰917號上,如果離開艦船,我們未必能分析出這些東西的價值。所以,我決定不逃,抓緊最后的時間,全力以赴的分析它。你們覺得呢?” 老艦長說完,其他人也陸續表態,眾人各自散開,穿越艦船中部破損得亂七八糟的斷口,往917號后方行去。 917號的絕大部分數據分析能力都建立在艦船后方眾多實驗室中。 此時斷為兩截的天峰917號外殼已經被勉強重組,并重新恢復密閉氣壓。 只是,復雜龐大的能量輸送管道和受損的動力系統、導航系統零部件這些涉及到超曲飛行能力的關鍵組件沒辦法快速修復。 老艦長不是專業科研人員,他留下來的主要作用是穩定軍心和快速完成人力資源分配。 倒是沒想到,隨著他命令下達,那些之前本來駕駛中小型逃生艦離開的技術人員陸續整艦返回,亦或是單獨駕駛微型戰機返回天峰917號。 眾人的說法大體都是一樣,既然只有不到三個小時的攻關時間,那肯定人越多越好。 在宇宙時代,時間有時候過得很快,晃眼便是百年;有時候時間又過得很慢,短短三個小時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在接應陳鋒的這段時間,福萊德斯先通過格拉斯星的次級量子網絡把迷族心腦金屬的相關知識傳了過去,包括金屬箔、折躍引擎的系統設計以及Z菌仿生管道的設計需求和Z菌的基因數學編碼。 另外小福還提供了日冕手炮的詳細設計方案,陳鋒專用統一力切割戰刃的全套相關方案。 要用摩爾斯碼承載如此大量的信息,那當然是一串超長的編碼。 但沒有關系,不管這碼再長,薇星這邊都能完成快速編譯,并整體打包出去,那邊格拉斯人的量子網絡中出現的,也是個完整的數據包,以主腦繁星的運算能力,要破解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福萊德斯傳出的這些信息當然有暴露的風險。 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但這已經無關痛癢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