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雙方短兵相接前三秒,大風艦隊的炮火驟然?;穑乱粍x那,一萬二千余星影戰士組成的洪流特攻隊悍然跳出曲率亞空間,出現在刀鋒螂的沖鋒路線上。 洪流特攻隊指揮官,少將龐德高舉右手,“洪流特攻隊落位成功!開始阻敵!” 彭中云果斷下令,“自由攻防,務必擋住敵機,不讓一只刀鋒螂靠近重炮艦!” “收到!”龐德通過量子引力波復合網絡下令,“全員開啟高機動模式!能源過載比30%,神經鏈接過載比30%。三型自由防護陣!堅持二十秒!二十秒內,如果放過一只刀鋒螂,就全員自裁謝罪!上!” 下一剎那,一萬二千臺星影戰甲曲率引擎與介質引擎全開。 一萬二千個影子,開始在宇宙中變幻出無數折線,交織為一張大網。 無數可以撕裂空間紊亂引力線的中小型黑洞炸彈與引力紊亂彈被撒將出去,將數量十倍于己的敵人短暫困在了這一方宇宙。 混戰,再度開始。 這邊,艦隊隨著武器停歇,引擎動力大漲,往前推進的速度驟然加快。 與此同時,數十道或遠或近的白色光束穿越已然彌漫開的暗能量云團,先后往特種巨艦筆直轟來。 白色光束正是陳鋒在上條時間線見過的武器,飛行速度快于光速。 說來也是湊巧,上條時間線中,同樣率領大風艦隊的夜風正是陣亡在這同一種炮火之下。 但是,伴隨大風艦隊陣型變動,數十架主戰艦悄然完成挪位,已然正好擋在白色光束與巨艦的路線正中。 這些主戰艦并未被輕易融化蒸發。 流光溢彩的能量護盾死死頂住了光束的沖擊。 兩者的交界處灼熱光芒與閃電迸發,恍如恒星爆炸。 是的,人類的護盾技術進步了,能短暫頂住了。 艦隊繼續向前推進,并抹過更多暗能量云團,開始遭遇海量蜻蜓戰機。 每艘主戰艦上的數萬種中近程連發能量機炮與微型導彈怦然發射。 艦隊開始在太空中制造出一層一層絢爛的爆破云。 艦隊沖開這些爆破云繼續推進,如同在火場里沖鋒的消防車。 黑洞炮頂端的圓球上吞吐的黑芒與電漿開始變得越來越刺眼,里面正有無數性質與黑洞視界邊緣的粒子十分相似的物質正在極小的范圍內高速旋轉。 圓球內部的引力環境,同樣龐大到了極致。 隨著大風艦隊與DL333棱艦的距離越來越近,開始有更多的小型復眼單位蜂群般撲來。 雙方交火越來越激烈。 暗能量霧團壓制的空間面積越來越大。 大風艦隊外圍艦船組成的復合護盾時不時被滲透,時不時有艦船被拉進去,再被撕扯成碎片與基本粒子。 前方DL333棱艦與其他棱艦后端再度張開一角,伸出一根金屬棍。 金屬棍的頂端,正有個氣泡狀的物事逐漸擴散。 這是陳鋒從未見過的新型武器。 氣泡仿佛被吹破,靠近棱艦的一側爆開,然后開始以似慢實快的速度,在宇宙里晃晃悠悠飄向特種巨艦。 剎那后,宇宙中飄滿了上千如此氣泡。 但大風艦隊已有預案。 人類將其稱之為反物質干涉泡。 一旦被其靠近,強大的粒子流將如同電流般瞬間游走整個艦身,將一切物質稍微“反物質化”,進而引發劇烈爆炸。 這是涉粒子炸彈更直接的變種。 在隔空投放技術被《晨風》死死克制之后,復眼者也升級了自己的戰術。 這個東西,擋不了。 但一艘又一艘高速護衛艦突然從艦隊中部沖了出去,正落位在干涉泡的途徑路線上。 轟然爆炸。 可怕的爆炸在宇宙中又交織成了群星。 大風艦隊抵達十萬公里。 “黑洞自旋子炮充能完畢!開炮!” 被人類寄予厚望的黑洞自旋子炮第一次于宇宙中綻放光輝。 一道漆黑質能流劃破長空,于0.333……秒后抵達棱艦,瞬間融化棱艦外層的護盾,再如潮水般揮灑在棱艦外殼上。 大風艦隊中央部分特別加裝了眾多探測設備的改裝護衛艦上無數設備同時亮起灼目光芒,代表這些探測儀器正在瘋狂收集信息。 另一些小型護衛艦則突然再度爆發加速,以接近三分之二的光速往敵艦撞去,沿途還強行破開自身的類曲率泡,對外發送導彈與能量武器。 人類沒指望黑洞炮能輕易摧毀對方,只要在黑洞炮轟擊的同時與剎那后,盡可能測試出更多其他武器造成的改變即可。 再十秒過去,黑洞自旋子炮上的黑芒熄滅,宣告這一炮的威能結束。 沒有第二炮了。 不是沒有能量,而是黑洞炮頂端炮口的聚能球只能承受一次發射的強度。 如果強行推動第二炮,必然引發劇烈爆炸,制造出一個強度遠超普通暗能量黑洞炸彈的純物理黑洞炸彈。 那么自己人也都沒了。 與此同時,無數測試報告繼續雪片般通過量子網絡飛往影子星系內,并被繁星和研究人員們收羅起來。 “敵艦外殼溫度改變……” “硬度改變……” “韌性指數改變……” “常規震蕩中子彈撞擊后釋放的能量光束波長改變……” 這所有情報匯聚成了一份測試進度分析。 25%。 55%。 75%。 100%! “測試完成!” 另一邊,洪流特攻隊得不到其他艦船與堡壘的火力掩護,面對十倍余己的兵力終究落在下風,在這20秒內便已迅速折損超過兩千人。 并且有越來越多的刀鋒螂掙脫糾纏,并成功脫離紊亂區,開始進入折躍狀態,往大風艦隊的方向跳躍而至。 葉風微笑著摁下開關,第二次啟動黑洞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