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在絕大部分時間里,棱艦外殼都呈一體成型,天衣無縫。 但現在局勢有變,當棱艦前端打開,碎星炮伸出來時,棱艦外殼一體成型的結構將被主動解開,棱艦內部結構將會稍微暴露。 雖然其內部依然有與外殼同等材質的裝甲內襯,但可活動的外殼本就會暴露接縫處。 在之前的戰爭中,人類的重型武器曾多次抓到棱艦對外釋放兵力時中部開口的機會。 有確鑿證據表明,當棱艦打開時,內部接口處的材質會發生性質變化,表層防護力場的平衡會稍微傾斜,重型武器打上去之后將能造成更大的改變。 并且碎星炮的充能時間長達六分鐘! 自此,復眼者的碎星炮從籠罩在人類頭頂的滅亡陰影,變成了機會。 想辦法在碎星炮激發時,把束能炸彈扔進棱艦縫隙里再引爆,成了接下來的主題。 指揮部經過周密論證,制定了嚴格的執行計劃。 為了配合投彈行動,軍事科學院重度改裝了一副星影戰甲。 特制型星影甲裝載了剛研發成功的實驗型真實統一力護盾。 整機裝甲也全部替換成了全新材質。 在這剛剛通過可靠性論證的材質中,科研工作者們將對迷族核心、刀鋒螂折躍引擎核心以及數百年來收集的全部特質材料的理解融入其中,使其在內部質子密度并未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分子相互間構建出了奇特的穩固力場。 材料的穩固性、韌性、對能量沖擊和實彈武器的緩沖能力、對透射粒子的傳播阻斷性均達到了不可思議的高度,同時其密度又較過去下降了30%。 得益于新材料的輕量化,特制星影甲的機動性能獲得大幅提升。 科學院再加裝了數個新型全向介質引擎,并將曲率引擎性能提升12%。 這讓特制星影甲的全幅變向能力增強不少。 此外,還加裝了兩個全新的反物質爆破引擎,可讓戰甲的左右變向能力變得令人匪夷所思。 但如此強大的反物質爆破反推力,將會讓加速度超過類曲率泡的承受能力極限,并讓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聯系重新被建立。 慣性會給里面的操作員造成極大傷害。 同時,戰甲又不能真的構建出完美曲率泡,進入亞空間,那可能會瞬間越過敵艦,達不到準確投彈的目的。 操作員又必須將裝備的速度卡在光速之下。 此外,為了便于沖刺,特制星影甲上的大部分中遠程武器系統均被拆除,只留下兩門近程正電子注流槍。 拆除的彈倉被替換為了多重復合護盾發生器,讓這特制甲的護盾性能是普通星影甲的兩倍。 這一系列改造,幾乎完全犧牲了特制甲的正面作戰能力。 它的駕駛員也只有一個任務,完成投彈。 至于為什么不用智能化導彈投彈? 在之前的對抗中,復眼者很顯然也已經知道了每次使用碎星炮都要冒一些風險,所以額外加強了前端防御。 人類遠程控制的導彈根本不可能沖破攔截。 只有,也必須由最頂級的戰士,操控最頂級的單兵裝備,才有那么一絲可能。 經過兩小時緊鑼密鼓的選拔,拿下如此重任的人選定下了。 洪流特攻隊第一任指揮官龐德。 其實在陳鋒的學員中龐德并非最強,另外至少還有十余人的實力在龐德之上。 但這十余人中有近六成影子部隊成員,這批人的報名申請似乎被駁回了。 另外還有幾人的訓練成績優于龐德,但龐德在這十余天親自率領洪流特攻隊與敵人高強度的反復交手,并無數次險死還生后,在選拔時超常發揮,剛好壓其他人一頭。 在龐德出發前,他得到了一次與先哲陳鋒在介質層量子網絡中短暫交流一分鐘的機會。 不是陳鋒沒時間,是龐德沒時間,所以只能一分鐘。 定下約談之后,陳鋒先到。 龐德正在技術人員、訓練教官團隊、協助團隊的幫助下進行緊鑼密鼓的突擊強化,主要是規范一些操作,提前準備些應急預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