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這次的千年計劃,既龐大宏觀,對整個文明的走向影響從過去的細致入微變成了春雨般的潤物細無聲。 嚴格說來,最早初的《千年計劃》并非實指的千年。 其最高目標是讓人類起碼在二十七世紀的初期,便達到第九條時間線里三十二世紀,影子星系覆滅時的科技水平,總人口規模要達到十萬億以上。 這個時間的準確跨度,是六百年,所以只能叫六百年計劃才對。 但轉化為量子智慧后的陳鋒并非只是干躺著等著接收勝利果實。 他本人親自牽頭,由繁星輔助,再由抵抗軍聯盟抽調人力物力,將千年計劃真正完善到了“一千年”。 《千年計劃》這本厚重的書,成為了宇宙中當之無愧的“偉大奇觀”。 在書里,陳鋒會將他的經驗教訓完全總結出來。 操控文明最完美的辦法,必須將強制性的控制與柔性的引導完美結合到一起。 即便是無所不知的先哲,在照搬“歷史”的過程中,也必須尊重時間長河的不確定性與擁有無限隨機變量思維的人類文明的偶然性。 陳鋒會將選擇權更多的交還給后人。 《千年計劃》的完美之處,正在于陳鋒和眾多學者們依靠時空拓撲學,終于找到了控制與引導兩者間的完美平衡點。 時空拓撲學因陳鋒而生,最終倒是他學成了集大成者。 他將會從二十一世紀便開始暗中培養時空拓撲學的相關學術人員。 這門綜合性質的學問十分復雜,在二十一世紀,學者們需要先將心理學、數學、邏輯學、哲學、社會、歷史、基礎物理、人工智能、現代工業等多門學科的學問學到相當的境界,并將其融會貫通后,才能正式入門。 時空拓撲學既是一門學問,同時又是《千年規劃》的概要版。 運用時空拓撲學去掌控文明,便能既保留快速前進的腳步,又保留隨機可能帶來的多樣性創造。 時空拓撲學是將混沌與窮舉算法結合到極致的新學科。 在這門學問的理念中,未來并非必然,依然混沌,什么都可能發生。 變化無處不在,有好的,也有壞的。 但如果在恰當的時間加之以正確的引導,便能讓文明始終往好的方向發展。 文明在無數條分岔路上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是正確選擇。 這能將文明潛力壓榨到極致。 按照陳鋒的打算,最適合成為除他之外的時空拓撲學第二人的,正是賴恩。 賴恩將會成為《千年計劃》的第一任主要執行人。 但即便以賴恩的智慧,陳鋒估摸他也得學到八十歲才可入門,一百三十歲才能接觸完整的《千年計劃》。 其他一般意義上的天才,怕是得百歲入門,一百五十歲可堪一戰。 所以,為了讓這些人能活到那么久,陳鋒會給這第十條時間線定下一個核心基調,以生物和醫療技術為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