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同時,除了影響精神文明之外,他的事業版圖還在另一塊影響時代的物質文明。 在這五年里,星鋒科技集團的發展速度又比上條時間線里有所精進。 在上條時間線中,星鋒研究院平均每四個月拿出一項成熟的新技術。 這次變成了平均每兩個月一個。 究其原因,正在于陳鋒舉辦的二十一世紀人類技術發展方向探討峰會。 會議結束后,那八百人中的四百名學術型人才果斷加入他的團隊,極大程度的提升了星鋒研究院的擴張速度。 在2025年時,陳鋒最早初搬運的包括常溫超導、超高轉化率太陽能技術在內的九項技術全部完成。 第二次重點搬運的十二項新技術,包括生物智能、碳單質芯片、無衰減電池、初代真·量子計算機、超韌可塑金屬等等也一并搞定。 還多了早已廣泛運用的1nm制程硅芯片,以及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的共計五種針對不同絕癥的藥物。 第八條時間線時,同樣的事情他用了15年,第九條時間線里也用了接近十年。 但這一次,隨著他親自下場“造神”,并在科學界內公開部分秘密,他只用了五年。 這一點,他自己也沒想到。 這又告訴了他一個道理。 自己不該自負的給人類下判定。 每次當他以為自己已經壓榨出人類的極限時,卻又總會看到新的可能。 過去如是,如今又如是。 別人如是,他自己也如是。 …… 2025年冬,陳鋒獨自蹲在陳墨的墓碑前。 他這輩子,在爺爺生前沒什么機會盡孝,與父母更是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 這是他最大的遺憾。 過去他總忙碌于虛無的人生,沒什么機會來與爺爺好好說說話,總想著把事辦完了,再來多盡一點職責。 但如今當他放棄回歸,重新過上真實的人生,又重新認真的體會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后,他的情感變得更敏銳,更真實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