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現在倒沒這擔心。 因為寫出繁星的核心邏輯框架的程序員,正是陳鋒本人。 不需要別人來駕馭繁星,他自己來即可。 按照他的推算,等近三百年后,當他自己過世時,繼承者們的喚醒度應該早已突破35%了。 仿佛是應證了他的揣測,2055年,新晉崛起的青年生物學家楊中華完成了改良版星鋒氨酸。 至此,千百年來將人類基因喚醒度封鎖在25%這個閾值上限的鐵閘悍然松動。 陳鋒親自接見了此時年僅三十歲的楊中華。 只第一眼看到這人時,他便有種微妙感。 這人與第三條時間線中,于2764年發明國定氨酸的楊國定博士長相竟有七八分相似,都是一樣的國字臉,絡腮胡,看起來像個拳擊手多過像個生物學家。 不用問,這楊中華與楊國定必然有些微妙的聯系。 陳鋒十分慷慨大方的將星鋒氨酸的命名權重新交換給了對方。 當時,他說道:“楊中華博士,有志不在年高,你的成就值得嘉許。我原本將其命名為星鋒氨酸,只不過是考慮到這是星峰集團的主要產業而隨意為之。現在,就讓你自己給他重新起個名字吧。” 楊中華陷入狂喜,情難自已,感激涕零至極。 沉吟良久后,楊中華說道:“陳先生,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有些狹隘。我心中最大的志向其實不是什么千年之后的末日,我只是想為這個時代做點事,想看到自己的國家安定、繁榮……” “所以,它就叫國定氨酸吧。可以嗎?” 陳鋒一愣。 “好!” 這仿佛是歷史的必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