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鋒此時建立的泰坦基地,正是為了接下來的跨星系遠航殖民奠基。 面對鐘蕾突如其來的要求,陳鋒吃了一驚,“干嘛走這么遠?泰坦星上雖然條件還不錯,但也只是相對其他星球。殖民開發還是危機四伏,風險很大。這……” 鐘蕾笑著說道:“我用三十年走遍了地球,也錯過了科技的時代。現在我得追上潮流,對吧?” 陳鋒板起臉來,“別開玩笑,說認真的。” 鐘蕾:“我之前曾說我想嘗試將大統一公式融入到旋律中。” “嗯。” “我為之努力了三十年,一邊走馬觀花的觀察地球,一邊努力學習你給我的那些科學專著。但我失敗了。” 陳鋒寬慰道:“你不必介意,當初我用了……” “其實我沒想過真正學懂。” 陳鋒舞了舞手,“我知道,主要是找感覺,對吧?” 鐘蕾伸出手指戳了下他腦門,“你又懂了。” “那當然。以前我看過你的訪談。你曾說過,藝術創作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平時日積月累的完善基礎知識。另一部分是靈感迸發。兩者缺一不可。你現在早已具備足夠的基礎知識,需要的只是靈感乍現而已,對吧?” “是的。所以我得遠離地球。體會一下你所說那種太陽系里真正的量子規則,找到屬于太陽系人類的完美思維模式。” 陳鋒:“但現在技術條件還不成熟,前往泰坦的殖民拓荒隊成員死亡率在30%以上。” “那我也得去。我不能忍受自己一生最大的意義只在《晨風》這一首歌上。雖然我不知道在過去的時間線中,我每一次的心境是怎樣的。但當我完成《晨風》時,心里卻從未感到放松,只覺得失落。其實我討厭這種寫出一首歌,便給自己的人生高度劃下句點的感覺。” “你不還有很多別的歌嗎?” 陳鋒否認,但鐘蕾的下一句卻反而一語驚醒夢中人。 鐘蕾搖頭,“不夠。難道你沒發現嗎?自從我第一次完成《晨風》后,已經停滯不前很久了。其他類型的歌曲,制造的都只不過是量變。或許這些歌在未來會造成不同的影響,且能起到疊加效應,但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我對你未來事業的參與度,遠不如當初我第一次寫出《晨風》時帶來的質變更大。” 陳鋒:“……” 他知道鐘蕾說的沒錯。 如果鐘蕾只是個普通人,她取得的成就已足以自傲。 她能躺在功勞簿上舒舒服服過一輩子。 但很顯然,她不是這種人。 鐘蕾又道:“嚴格的講,《晨風》是你帶給我的創意,根本不是我的成就。” 陳鋒繼續沉默。 “所以,讓我去試試看吧。你都說過這是最后一次了,冒一點險又有什么關系?澳洲移民計劃現在已經開始了吧?” “是的,澳洲總人口已經超過十五億。” “這十五億人已經被放棄了。” “某種意義上,是這樣。如果有超能菌的話,還有得救,可惜他們等不到。” 鐘蕾斬釘截鐵道:“所以,讓我來。” 陳鋒終究將鐘蕾送份上了飛往泰坦星的飛船。 如今的她已經七十一歲。 她甚至還預訂了一張新船票。 等海王星之外的第二中轉空間站建成時,她還會走得更遠。 可陳鋒短時間不能走。 有些話不必說開,兩人就此一別,下次見面只怕已不知是何年何月。 在二人相處的最后輪回中,陳鋒依然努力,鐘蕾既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也是為了給陳鋒的使命增加新的羽翼,選擇了提前遠行。 這一刻,陳鋒重新認識到,其實自己從未掌控鐘蕾的人生。 她也從未變過。 她依然是當年那個二人并不認識時,孤獨終老的天才音樂人。 兩人間發生了很多事,也過去了很多年。 但她還是那么倔強執拗,一旦認定某件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一個月后,陳鋒收到了鐘蕾傳回來的電子郵件。 “你曾說過,宇宙無限大,充滿無限可能。我信了。 你還曾說,人類誕生于宇宙間,生長于太陽下,但人類的能力邊界,就是宇宙的邊界。所以只要努力,人類便不會倒在前進的道路上。 你一直在努力。 我也在努力。 但我……做得還不夠。 你明明也曾說過,我的才華沒有上限。 我也信了。 我選擇盲目自信。 我的直覺告訴我,《世外之歌》與《晨風》不會是宇宙旋律的極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