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歷史上第一個人造黑洞,就這樣在“意外”中誕生了。 無數個位于不同地區的研究院里無數雙眼睛看傻了眼。 模擬演示中的每一項參數都在分明的告訴所有人,這就是個如假包換的物理黑洞。 只是它的個頭太小,比目前監測到的所有黑洞都小得多。 以鯨魚座UV星的質量,幾乎不可能在自然死亡的狀態下轉化為黑洞。 所以這毫無疑問是人類的功勞。 人們紛紛驚嘆。 難以置信,人類竟有能制造黑洞的一天。 “繁星主腦,這就是你要做的實驗嗎?” 目前人工智腦核心的服務器養護管理員受眾人之托,給繁星發去條問詢的信息。 繁星大言不慚的答道:“是呀,怎么了?” 她語調輕快,顯得心情很是愉悅。 多年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繁星冷冰冰毫無情緒的語調。 她這驟然用出完全擬人化的腔調,差點沒把同步聽到這些話的人給驚掉大牙。 人們倒沒怎么覺得驚恐。 早在很久以前,先哲就在一場大型人工智能研討會上說過,人類要做好心理準備,遲早有一天,繁星會表現出真正的人格。 到時候人們不必大驚小怪,因為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繁星會一如既往的擔綱人類絕大部分計算工作。 她和人類之間的關系親密無間。 起初人們對此翹首以盼,但時間久了,不知不覺過去三百余年,卻毫無動靜。 甚至有人私底下悄悄交流時一半感慨一半玩笑的說,陳鋒他可算錯了一次。 沒想到在他“死”后47年,他的錯判又變成了真的。 這就是人格化的人工智慧嗎? 真不可思議。 絕大部分人都在感慨,倒是有難得的清醒者趕緊托管理員帶話,問繁星這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繁星又回答得特別光棍,“就是制造一個黑洞啊。” “啊?” “沒了?” 繁星:“不然咧?人類都擁有一個黑洞了,還要什么……咳咳。” 她差點就通過讀取的陳鋒的記憶,把“自行車”三個字說出口了。 在繁星糊弄外界的人們時,陳鋒的意識正一點一點的脫離量子核心,如過去那般通過遠遠盤繞在黑洞不遠處的網絡中繼器飛往前方。 三年后,他的意識在黑洞中重新復蘇。 成功了。 “感覺如何?” 陳鋒剛醒來,全程分出一部分算力關注著這邊情況的繁星便立馬聯系上他。 陳鋒想了想,“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繁星:“……” 她真想說秀兒請收了你的神通,但她轉念想這可能也是陳鋒為了保持人格而刻意為之的玩梗。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繁星也如其他人一樣,被傳染了為陳鋒的奇葩行為自動腦補的良好習慣。 二人玩笑過一陣,再玩了場酣暢淋漓的游戲,陳鋒才把自己的情況共享給繁星。 比起能牽引住整個影子星系的巨型黑洞,鯨魚UV星所化的黑洞質量要小很多,仿佛初生的嬰兒。 鯨魚黑洞的視界直徑比超巨型黑洞小很多。 量子微粒盤繞公轉的速度則一致,混沌公轉一周消耗的時間同樣無限接近于零。 但黑洞更小的體型導致量子總量更少,要形成足以支撐他的意識的風暴,漩渦旋轉的頻率必須更高。 這讓陳鋒的性格稍微變得更活躍了。 因此,陳鋒估計自己的人格至少還能再維持個數百年。 具體時間他現在計算不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