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生產力的價值在旅行者星系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若是以前的人類,在面對魚星人這種新型武器時,除了躺平等死,根本毫無辦法。 但如今同樣是面對本來超乎理解的敵人,可人類只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將現有科技產物尚未被人想到的功能發掘出來,便能讓局面得到肉眼可見的改觀。 旅行者星系守備軍看到了堅持到援兵抵達的希望。 秦光得到重用,并在極短時間內被繼續提拔至旅行者星系總指揮參謀的職務。 說是參謀,但其實整個指揮部都極其重視他的意見。 某種意義上,說他是現在整個星系多達兩百億名軍人的總指揮官也不為過。 要知道現在的秦光才四十六歲,以如今人類的平均年齡來計算,他甚至才剛剛成年,年輕得讓人羨慕。 就連親手提拔他的將軍都認為,只要秦光能從這場戰爭中活下來,將來必定前途無量,等戰事結束后,調到前線去當一名負責主戰線指揮的統軍元帥絕對有可能。 與此同時,陳鋒再度進入了魚星人的語言虛擬世界,重新讀取了一次對方的記憶。 看起來似乎沒什么變化,說明對方依然沒有接受陳鋒的新歷史。 只是僵持似乎還不夠說服力,以德服人的德還不夠厚重。 陳鋒倒也不惱。 既然你還不肯談,非得要打,那就繼續打吧。 說句無情的話,根據目前雙方展現出的實力判斷,哪怕旅行者星系真覆滅了,最快將于二十天左右抵達的人類援軍大部隊綜合實力必定強于魚星人。 哪怕對方利用五百倍光速亦或是持續折躍快速逃離迂回,轉而攻擊人類的其他星系,只要有相對繁華的聚居地,人口有一定規模,人類守備軍都能從對方身上扯下一大塊骨頭來。 除非被攻擊的對象是純粹的能源開發區,兵力過于薄弱。 但這些星系即便犧牲了,其實影響不大。 對方是遠道而來,人類則是扎根大本營。 耗,也能耗死對方。 所以陳鋒其實內心并不著急。 他甚至想看看在這種突發的高強度戰爭中,人類的潛力究竟能被逼迫到什么地步。 時光荏苒,轉眼三天過去。 在這三天時間里,人類陣亡數達到五十億人。 相較于整個旅行者星系九百三十六億的總人口,傷亡不可謂不慘重。 但魚星戰士的陣亡數也達到總計二十六億。 數量上看起來人類損失得更多,但其實人類基本達到了戰略目的。 絕大部分平民已經順利撤離。 留下的只剩軍工類企業關鍵崗位的從業者以及部分核心科研人員。 并且,只旅行者一個星系四分之一的人類戰力就兌掉了魚群軍團五分之一的兵力,正說明局面并不嚴峻。 只是很可惜,迄今為止人類活捉的魚星人依然只得童玲抓回來的那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