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時間的答案-《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2/3)頁
要知道,人類思維的信息量上限已經被證實能與整個宇宙的信息量相提并論。
分子級的基因信息精度根本不可能精確到這一步。
還有另一個佐證。
人的性格形成。
人的性格由先天遺傳與后天經歷兩方面的影響形成。
其中先天部分的影響占比至少有50%。
有的人生來暴躁易怒,有的人天生善解人意。
性格本質上依然是底層量子級螺旋震蕩的不同規律。
僅僅只依靠兩條DNA單鏈里堿基對的分子結構差異就能決定得了如此龐大的信息差異?
這顯然不符合邏輯。
古猿、原始人、現代人相互間的差異,就如同金剛石與石墨。
看起來有天壤之別,但其實都是碳單質。
新發現讓陳鋒對人類基因的價值產生了新的認知。
他甚至認為,即便到了上條時間線的四十一世紀,以及這條時間線里的現在,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對人體基因的研究深度依然并未觸及最核心的底層。
量子級往下,還潛藏著精度更高的計量單位。
結合最近的理論研究成果,計量單位是什么這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正是實能。
正在陳鋒心中這般想著時,魚星人傳遞給他的信息再度更新,這次增加了一篇被翻譯成人類文字的文獻記載。
陳鋒看過之后,倍感驚訝。
他發現自己小瞧迷族了。
早在千萬年前時,迷族就已經從純理論的角度推算出實能的存在。
只是與如今已經掌握碎滅彈的人相比,迷族很不幸的直到滅亡時也只能在純理論中想像實能這種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質能究竟是什么模樣。
在滅亡之前,迷族通過不斷的計算與科研考察,越來越篤定實能的存在。
迷族最大的困惑與痛苦正在于,他們越從理論接近目標,在實踐上與目標的距離就越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