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下一剎那,本已“死亡”的胚胎在時隔七年之后,首次對外釋放出一縷極其細微的量子糾纏干擾。 將這段干擾放大無數億倍,大約可以理解為人的腦電波,又或者是人體內循環時對外釋放的生物電磁反應。 在原始基因研究所的實能級掃描儀中,這縷糾纏信號就被無限放大,并最終以咚的一聲巨響,在研究所的眾多監測室中響起。 吼! 研究所沸騰了。 無數人激動的跳將起來。 有人滿臉漲紅熱淚盈眶。 有人雙手直哆嗦,語無倫次。 這些參與到目前晨風帝國機密程度最高,全員抱著必死決心的研究人員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那一聲“咚”,就代表著先哲的心跳。 幾乎同時,楊國定的聲音在所有人的通訊器里響起。 “大家安靜,保持專注,第二階段才剛開始。胚胎產生‘心跳’并不代表已經成功。我必須強調一點,先哲已經正式進入思維對接階段?!?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量子思維重歸人體的項目!當胚胎誕生心跳,就意味著先哲已經開始進入胚胎,接下來的過程既不可逆,也無法中止!先哲已經斬斷他的退路。他把他的生命交到了我們手上?!? “先哲的生命的重要性,我相信不用我再強調。這關系著帝國,整個文明,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兩百年前,謝爾蓋博士曾說過,科研人員是穿著褂子的戰士。這里就是我們的戰場!屬于我們的最終戰役已經打響!我們真正的敵人不是復眼者,也不是復眼者背后的真兇,是滅亡的命運!” “命運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在未來等著我們。它要把我們,我們的家人、家鄉、同胞、和我們曾經存在的痕跡從宇宙中抹去。” “人類不會坐以待斃!先哲和我們的前輩們,以及曾經的我們,用了九個世代的努力,終于在無盡的黑暗中撕開了一條巨大的裂縫。裂縫的另一端,藏著另一個宇宙?!? “那個宇宙里,我們的后人可以無憂無慮的航行于無數個星系間,從銀河系到仙女座,再到史隆長城,一直到已知宇宙邊界之外!我們的文明會在那宇宙里永世長存!” “但是,要抵達那里,需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把未來的命運揍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戰士永遠不會沉溺在一點小小的進展中,永遠只會看著最終任務。松懈,就意味著死亡,意味著失敗。所以,大家懂我的意思嗎?” 楊國定的話并不深奧,意思非常淺顯,甚至有些口語化,但卻莫名的直透人心、 研究所里人先是驟然一愣,旋即臉色慢慢漲紅。 十余秒過去,喧鬧迅速冷卻,人們各自坐回工位。 氣氛比起之前有些明顯改變,。 人們決定留下時,靠的是一股莽夫般的勇氣,在工作中靠的是純粹的意志力支撐,但現在人們的表情里卻又多了絲更深沉的覺悟。 林拉同樣聽到了楊國定的話。 她略感訝異。 她很了解楊國定。 楊國定雖不算沉默寡言,但絕非能言善辯的人。 他做事的風格通常是少說,多做,用行為取代語言,并且很少會在語言里表現出如此外露的情緒。 這番話多半并非出自他本人。 林拉猜到了真相,這段話的確不是楊國定自己的,真正的作者是繁星。 繁星的數據里儲藏了迄今為止整個晨風帝國中所有星系、所有區域的社會意識形態。 她研究過太多人的人生,也能從量子天網數據庫中瞬間調出帝國里任何一人從降生到死去的全部畫面。 早在二十一世紀時,人類便已經結合微表情心理學、生理學和電磁學發明了測謊儀,如今繁星的能力,大約算得上威力加強億億億倍的超級測謊儀。 經過大量符合時空拓撲學基本規律的推算后,繁星掌握了研究所里所有人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模式的主要走向,并以此為依據,給楊國定精雕細琢的設計了一段演講詞。 繁星的設計從話術內容到演講時的語調變化,甚至到每個不同聽眾最適宜聽到的音量與音感,均有精確安排。 楊國定并不是一個合格的演講者,所以他的發揮很一般,只是講出了內容,但沒能達到繁星想要的抑揚頓挫的效果。 這沒關系,畢竟聲音從楊國定的口中出來,再到抵達每個人的耳朵里,需要通過網絡中轉。 以每個不同聽眾最適宜的參數為基準,繁星對楊國定的語氣語調進行了精細化的深加工。 繁星加工聲調的基本原理,融合了《晨風》、鐘蕾、盧薇以及人類歷史中無數音樂和演講領域的前輩巨擘留下的經典技巧。 演講對人心的觸動,并不比音樂少。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環境,用恰當的語氣講出恰當的話,這聲音將會變成在人心中永恒回蕩的戰歌。 這是語言的力量,建立在文字力量的基礎之上,再用聲調來升華。 演講其實將表演藝術、文學與音樂全部深深的糅合到了一起,可以把精神力量發揮到極致。 此時研究所里每個人聽到的“演講”內容一致,但細節里卻處處是差別。 每一個字都會暗合每一個研究所人員的心理需求。 每一次聲音的顫抖與起伏,都仿佛《晨風》里的韻律,變成了能狠狠的刺穿人的心防,并且還是針對不同人的特質,點對點優化的韻律。 繁星的畫龍點睛達到了目的,楊國定這場突發但準確切入的平庸演講,變成了超越《晨風》的“戰歌”,于人心底深種。 陳鋒并不知道外界的變化,他只是又在符號中寫下了第二筆。 他又扔掉了一段知識。 時間流轉,眨眼便是一年過去。 尸骸星球在蠕蟲三型的拉扯下,速度依然在加快,已經達到了每秒7900公里。 陳鋒終于扔光了他除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紀里學到的生活常識之外的所有知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