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機械森林-《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1/3)頁
丁虎很快得到了教研組的答復。
教研組一致認為,鄭峰同班同學的印記異常現(xiàn)象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發(fā)生在這些孩子身上的變化未必是壞事。
說白了,就是總之只要和鄭峰有關的事兒,如果有捉摸不透的,那就統(tǒng)統(tǒng)往好的方面想。
教研組順便還告訴了丁虎一個“大秘密”。
原話是這樣的,“丁虎你自己的印記也快碎了啊!”
虎哥當時整個人就不太好了。
他受創(chuàng)極深,直撓頭,自言自語著,“原來如此!是這樣的嗎?我的意志動搖了嗎?還是我被鄭峰這家伙也帶進溝里去了?啊不對啊!明明我還是正直而且堅定的啊!等等……我好像已經(jīng)對唐天心中將的場外協(xié)助睜只眼閉只眼了?啊這……”
當天下午時,飛虎隊便已經(jīng)進入了模擬任務。
沒人知道競賽的規(guī)則,將會采用何種方式,鄭峰只能從過往的競賽方案里挑選出數(shù)個曾被廣泛使用過的,然后將其作為訓練方案。
盡管時代已經(jīng)過去千年,但奇妙的是,人類應對人生大考的應對之策竟依然未變,只不過將當年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替換成了如今的《全帝國統(tǒng)合軍事技能競賽模擬》。
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盡管如今人類的人均基因喚醒度早已超越50%,人類大腦的記憶力、邏輯能力、運算能力等多方面素質(zhì)今非昔比,但絕大部分人類并未徹底脫離地球物種,自身的意識依然建立在相對不穩(wěn)定的量子風暴基礎之上。
真實的體驗與無限接近真實的強化訓練,依然是人類成長的最佳途徑。
……
這是一個地形錯綜復雜的星球,半徑大約一萬一千三百公里。
星球表面長滿了刺猬針一樣的尖錐建筑。
無數(shù)尖錐如高山聳立,其表層又閃爍著瑩瑩輝光。
最高大的尖錐直聳天際,高近百余公里。
最小的尖錐卻僅有米許,像把倒插在地的利劍。
在每一個尖錐的頂端,時不時的閃爍著瑩瑩輝光。
這里是位于銀心附近的機械森林星。
不遠處湛藍巨大恒星照耀著,冷色調(diào)的陽光如一道匹練灑落,拉扯出一片或長或短或大或小的光影。
在一個巨大尖錐投出的陰影之下,正有一行鬼鬼祟祟的球影在地面上魚貫前行,正好三十個。
一段極低功率的定向電磁波段正在這三十個球體之間傳遞。
這些電磁波段,正是球體相互交流的語言。
“這機械森林星在復眼者培育的所有奴族星球中地位十分特殊。很大部分復眼艦船的控制中樞,都是機械森林里長出來的機械生命組成的。”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每一個尖錐,其實相當于一株植物的莖稈。在莖稈的下方,還有極其復雜龐大的根系蔓延到星球內(nèi)部,不斷地汲取著養(yǎng)分。在尖錐頂端閃爍光芒的,是生長著的果實,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偽裝成的金屬球的形態(tài),就像地球上的核桃樹結出果實。”
“很多人會誤以為這球體是迷族核心。但在之前的真實任務中,我們的前線人員發(fā)現(xiàn),它們只是看起來像迷族核心而已。這些球體并沒有任何獨立意志,都只具備邏輯計算能力,不具備任何感性判斷。”
“但機械森林里的這些尖錐與迷族還是有相似的地方,它們均共用同一套根系。當時的學者們認為,復眼者改造了迷族,將其與另一種植物生命融合改造了。以一個始祖為源頭,無限增殖出無數(shù)個尖錐,并結出更多的果實。這些果實,其實都是始祖核心的克隆體。”
“上面這些,就是當時執(zhí)行這特攻任務的隊員們擁有的全部資料了。我們在這模擬任務中,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靠近始祖尖錐,并將其取走帶回。如果能成功的話,我們的學者可以通過分析始祖核心的特性,針對復眼艦船制定新的信息戰(zhàn)方案。那么,在戰(zhàn)略上,云頂星域可以在短期內(nèi)獲得相當大的優(yōu)勢。”
在最前方滾動的圓球如此說道。
這顆球正是鄭峰。他給飛虎隊選的第一個模擬任務,正是難度系數(shù)高達S級的第三次機械森林戰(zhàn)役。
在模擬任務中,他們沉睡的身體停放在據(jù)此地三十億余公里外的另一顆行星山脈中,大腦通過深度鏈接,完全接管了這邊投放的球狀智慧戰(zhàn)械。
在此之前,人類第三戰(zhàn)線已經(jīng)在這顆星球上折戟兩次,這是第三次成功潛入了。
他背后的第二個圓球立馬問道:“那當時我們成功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