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裝備性能尚且完好的李青青終于從后方追了上來,學著鄭峰先前的模樣,迎頭撞上了蜈蚣的第三個連接部,“隊長你快走吧!” 說是這般說,但其實李青青也不知道鄭峰能走哪去,能不能走得掉。 短短幾秒過去,在鄭峰的甲蟲剛剛恢復的瞬間,隊友卻已經全部倒下。 遠程觀望著這方戰局的人類高層已然不敢再看。 距離最近的援兵抵達,還有一分二十六秒,救援已經沒有意義了。 最后的希望之火,熄滅了。 但就在此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陷入絕境的鄭峰側身躲在先前眾人搬運的礦石側邊,卻不再逃遁,只微微弓起甲蟲后背,張開剛剛修復的雙翼。 在他前方,那蜈蚣正蜿蜒猛突而至。 “嗯?怎么回事?” “這四個小家伙怎么又站起來了?” 場面峰回路轉,觀戰者們驚呼連連。 與此同時,本該已經失去行動力的另外四人的甲蟲快速動作了起來,自后方呈箭頭陣型銜尾而至。 其中埃德加居中在前,馬塔與李青青為左右兩翼,最后方的簡·羅蘭的甲蟲腹部再次拿出榴彈炮,對準了這方向。 四人的甲蟲行動速度極快,且陣型前方三人在煽動翅翼分散突進時,小小的細肢正把剛才在地上撿起的微塵當碎石般向前猛扔。且每塊碎石的表層,還覆蓋了一層甲蟲同步噴吐的酸性能量團。 這些能量團在蜈蚣的后方交織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網,封死了蜈蚣上下騰挪的空間。 并且,由于微塵碎石中本就含有大量鐵單質,一旦靠近到蜈蚣體表附近,便會被貼在蜈蚣體表的少量強能磁體的磁場吸引,變成跟蹤導彈打上去,再重新黏住。 這一整套操作,看似常規,但其中蘊藏的戰術思想,每一次噴吐方位和力道控制的精度調整,甲蟲在空中快速行進時的路線選擇與能量調配等等細節,簡直就是藝術。 尤其這些甲蟲都多少有些結構性損傷,能讓其完成如此高強度的瞬間動作,但卻不給抖散架,本身就是極其高階的精微控制技巧! “難不成這些小家伙是在詐傷?” “不可能吧,機器又不會說謊。” 分析反饋里,可清清楚楚地寫著這四人的裝置都處在失聯狀態。 那么,只有一個解釋了。 現場此時只有一個人可以完整調動裝備,正是鄭峰。 他利用自己身為隊長與其他隊員的智腦核心的少量通訊聯系,發揮出了烈陽3星系戰士一人操控海量納米機器人的特色多操能力,短暫的接過了其他人裝甲的控制權! 但這又與別人使用納米機器人不同。 在正常情況下,納米機器人都是炮灰角色,反正職業軍人都能少則控制數萬個,多則上百億個,所以對納米機器人使用得往往不那么精細也無所謂,但鄭峰現在能控制的單位算上他自己在內也只得五個,一個都不能死,其技術難度也太…… 眾人正焦慮著,下一剎那,鄭峰已經動了,不退反進,迎面而去。 蜈蚣張口吐毒。 但其背后追來的鐵單質碎石分配并不均勻,一側質量偏大,利用它體表磁場形成相互作用力,帶得它腦袋一偏,噴吐稍微歪了點方向。 鄭峰的甲蟲則是猛的變向,正好堪堪閃過,在半空劃了個弧線,自下而上的正撞中了蜈蚣腹部。 蜈蚣給這么一撞,猛然仰頭,背后更多金屬微塵碎石緊貼而至。 幾乎同時,簡·羅蘭的裝甲提前開的一槍打出的榴彈正正從后方命中第三連接部! 脈沖集束榴彈炮的炮彈轟然爆炸,一輪又一輪的沖擊透過連接部的軟弱處轟進蜈蚣體內。 幾乎同時,剛被彈開的鄭峰的甲蟲又是雙足在地面一蹬,再度沖天而起。 另外三人的甲蟲自后方撲殺而至。 在短短二十秒時間內,只見四只本該渺小脆弱的基礎單位甲蟲圍著這臺強化型蜈蚣上下翻飛,一秒千擊。 簡·羅蘭的甲蟲則在后方抽冷子打滿三發,全數命中要害。 第二十五秒,鄭峰與另外三只負責近戰的甲蟲同步后撤。 他牽引在后方的一條腿猛的一抖,本來包裹在礦石上的大網脫落,被他從后方帶了出來,正面蓋在蜈蚣軀殼之上。 簡·羅蘭的甲蟲則越眾而出,把前方雙足探到大網上,開始灌注空間力場能。 一聲悶爆。 蜈蚣就地炸開,但卻并未掀起太大的波瀾,其爆炸的自然沖擊波,被大網悉數壓下。 見狀,觀戰頻道里一片鴉雀無聲。 鄭峰的確沒撐到援兵抵達。 但是,他靠著五個基礎的一級單位,把這個強化型的二級單位給干掉了! “這……” 有人想點評一二,但卻無處措辭。 從技術層面講,頂峰戰士操控著頂級軒轅甲在星空戰場上干掉幾個大中型的地方單位,其實比鄭峰今天的此舉輕松些。 但真正的頂級戰例,并不是在這場戰斗中調動了多少能量。 完成不可能的、從未有人想過的事,才是真正的教科書般的奇跡。 在任何時代都一樣。 小片刻后,貝恩斯塔·蓋伊才訕訕地說道:“可能這就是先哲不管在任何時代,任何立場,操控著任何等階的裝備都能在單兵作戰領域統治時代的原因吧。以前童玲教官告訴我,如果非要把一個人神化,那被神化的不該是她,而該是虛無歷史中的先哲。可能這就是童玲教官口中的神的境界?” 安德烈卻又說道:“但先哲親自教導我們,不要把他神化。這又怎么講?” “鬼知道怎么講。”貝恩斯塔怒道:“我不管了,我馬上到他身邊!我和我的光輝特戰隊也要開絕對鏈接!誰也別勸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