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召五湖四海之游龍聽令-《我是仙》
第(1/3)頁
黑夜。
鹿城之外。
走過園子的長廊和石子小徑,踏過那片花早已謝的園圃。
神巫眺望著水面。
接下了云中君法旨之后,神巫便又一次渡江而來,依舊借住在牡丹園之中。
倒不是因為這里更好,更因為這里靠近江邊和那片沼澤濕地,她每一次來鹿城都和這里離不開,也有許多事情要在這里辦成。
“神君曾言,癸辰年天地異變,千山百川之蛟龍欲要掙脫枷鎖走蛟入海,當真是如此。”
“癸對應著這大水,辰對應著這蛟龍,天地異變和蛟龍作亂之下,方才引起了這災劫。”
“神君也曾對我說,迎來地神便可改易地形,也能夠阻止千山百川之蛟龍。”
神巫說完,伸出手指向那沼澤深處。
“你看這牡丹池。”
“想必用不了多久,這里就會化為一座大湖。”
“一言便可改天換地,欲在此硬生生造出一片巨湖,神君之力實乃不可思議。”
身后的巫覡和巫女低著頭,直到神巫說完之后才開口說道。
“這牡丹龍池也只有云君之神通能借天地之力造成,也只有云君能夠喚來這般多的蛟龍。”
神巫:“牡丹龍池?”
這里原本沒有名字,神巫以牡丹池稱呼它,不過此時此刻,巫覡和巫女的口中又多個龍字。
巫女:“傳言許多人曾在這一帶看見龍影出沒,有人說這里有龍宮,故而人人稱之為牡丹龍池。”
江邊的牡丹池因為長江水位日漸高漲,沒過了其中的孤島。
如今。
這片沼澤已經徹底地連成一片,看起來更像是一片大得沒有邊際的湖。
而這里隨著當初那個賭約,早已歸屬于神巫,或者說歸屬于云中君。
從那時候開始,或者說從迎來了地神開始。
這片牡丹池周邊和深處多出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設施,鬼神和龍影經常出沒于其間。
相傳其中。
有吞吐煙火之龍出沒于幽暗之間,其聲吟恐怖,出則地動山搖,令人聞之色變。
亦有人目擊水中忽現孤島數處,細觀之,乃龍種霸下脊背。
至于什么巡山的鬼神,林中的精怪,陰間的惡鬼等種種傳聞,更是多不勝數。
世人漸漸視這片沼澤濕地為鬼神之所,不敢輕易靠近,避而遠之。
所有人稱呼其為:“牡丹龍池!”
相傳,那里面藏著龍宮。
神巫:“或是這般,不過在我看來,神君以通天法力改地易形,更像是想要在這里蓄養蛟龍,以無上神通法力鎮壓惡蛟妖龍于此。”
巫女:“這!”
相比于世人的猜測,神巫所說的更加駭人,哪怕是經常跟著神巫的巫女和巫覡也不敢說話了。
談話間,遠遠看到江上飄著暗淡的火光。
神巫:“那是什么?”
巫女:“是祈福的蓮燈,白天里江邊做了超度亡魂的法會,請來了不少和尚道士念經做法。”
神巫:“原來是這樣。”
畢竟,上游飄下來不少尸骸,不少人都親眼看到了,加上不斷傳來的各種消息讓眾人變得人心惶惶。
而且堇州和胤州距離不遠,一脈相連,鹿城這邊許多人在那邊甚至有著遠親和同宗,見此慘狀自然為之感到心傷。
做一場法會,也算是穩定人心。
巫覡突然說話了:“神巫,真的要應那鹿城郡王之請,敕令群龍諸蛟上堇州么?”
神巫:“天地不仁,幸得神君憐憫人世,我既然能做一些事情,便當做一些事情。”
說完,神巫不再停留。
一步步上前。
孤身站在江邊,口中高呼。
“奉請云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游龍聽令!”
符詔傳下法咒,奔向大江深處,一尊尊龐然大物之影隨之而動。
只是這一次,出現的不再是一條龍了,
一條又一條霸下號運輸船從遠方駛來,出現在了牡丹池中。
月色下的江面上浮現了一座座“孤島”,令人心魄為之一震。
——
西門郡。
畫江流經之處,天蒙蒙亮。
一名天工站在岸邊,高高舉起手上的月影琉璃燈。
“叮咚!”
“叮咚!”
晶瑩的琉璃燈在風中晃蕩,碰撞在桿子上,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如同一首優美的樂曲,給人寧靜和溫馨的感覺。
燈下。
站在江邊的一行人的影子也跟著一起舞動。
為首舉著琉璃燈的天工身后,幾名穿著綠袍的縣官和小吏好奇地看著那“仙燈”。
后面還有差役帶著一大群挑夫等候著,挑夫們看著那神奇的燈,還時不時望向大江深處,相比于那燈他們似乎更好奇其他的東西。
“我們這是在等什么?”
“等龍。”
“等什么?”
眾差役和挑夫們交頭接耳,一小筆吏搖頭晃腦,忍不住賣弄道。
“你可看見前方那人了么,此人乃自天界而下的天工神匠,因其需巡游四方鑄龍堤天池,故有指引龍行之權責,亦能讓龍載己至所欲之地。”
“神巫升天,攜云中君之旨意下界,得以號令五湖四海之游龍。”
“那江河之龍,被神巫以神通法力召集于鹿城,此次賑災之物,皆由龍自鹿城運來。”
西門郡這里更加靠近鹿城,因此還是不少人知道云中君的,比如這個小筆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