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道士那邊的速度有些超乎預料。 這才幾天,他們就已經完成廟祝的選拔。 要知道。 望舒這個時候連基站和無人機都沒有發放過去,現在都還堆積在黃泉基地中呢! 黃泉基地的入口廣場前,遠處能夠聽到石灰小地獄的生產線的聲音。 “嗡嗡嗡嗡……” 江晁拿起一輛小型的黑鳥形狀的仿生無人機,扔出去之后便看到無人機在高處盤懸著,速度非常快,翅膀震動得只能看殘影。 雖然最近的部分資源寬裕了很多,因為一些關鍵核心材料的耗盡以及難以收集,這無人機的大小也開始縮水了,造得和麻雀一般大小。 不過,江晁反而覺得更加合適。 體型越大目標越大,反而不適合當做社廟的無人機來使用,反而是麻雀這個大小正好。 而且更加靈活,一些之前的無人機不能去的地方,其反而能進去偵察了。 就是這個“麻雀”,看上去不怎么像麻雀。 “所以,最后云真道的道人還是湊齊了五十四個擁有度牒的道人?” “已經出發了么,大約什么時候能到齊?” 望舒:“差不多了,這兩天就要去赴任了。” 望舒的心情不錯,等這些廟祝赴任之后,她的地圖就不再是缺一塊少一塊的了。 江晁:“他們是怎么湊齊的,云真道我記得當初別說是五十四個擁有度牒的道人,五十四個人都不一定有吧!” “他們不會隨便找了一些人,然后鉆漏洞發了五十四分度牒,然后就這樣派出去了吧?” 望舒:“他們不敢。” 江晁:“是,他們還沒這個膽子。” 雖然這三個道士各自有著不同的毛病和缺點,但是每一次做事情,卻是老老實實地辦的,沒有糊弄過。 隨后,望舒告訴了江晁云真道的道人們是怎么湊齊五十四個廟祝的。 云真道是依靠居住在神峰附近和之前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神巫,因為一系列陰差陽錯的事件,從而最終發跡的。 不過,這周圍可不只是云真道一個道觀和道門傳承。 別說是整個胤州,就算是西河和金谷二縣,也有不少其他大大小小的道派法脈。 云真道在其中,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門高派。 而且這些法脈和云真道有的還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例如祖上有過什么聯系,畢竟同出于道門,有過香火情也很正常。 這些道門的各個法脈,看著云真道一步步崛起之后,自然有不少湊了上來。 尤其是聽說,云真道有一部《云真陰陽大道齋醮神典》。 學會之后。 可迎神送神,可向上天借法。 這豈能忍得住。 因此,紫云峰里還有著不少各個法脈派來的弟子,以學道、借宿、修行等等各種的名義硬生生地留在那邊。 有的甚至連住宿都無須提供,在半山腰或者山下搭個草棚,也要硬留下來。 這些人整天什么事情也不干,就朝著山上瞅著,瞅完了用筆寫下來,然后送回去。 陰陽老道沒有想到,他那偷看偷學的一套,其他的道門法脈一樣會。 同出道門還有著香火情,陰陽、鰲、鶴三道人也自然不好趕走他人,就將那些人留了下來。 只是這一次不一樣。 云真道因為拿不出那么多的廟祝來鎮守四方,只能放出去了大量的名額。 但是于此同時,云真道也并不是白放出去那么多名額的。 胤、堇二州原本散亂無比的道門各派,借著這機會也被整合了起來,化為一個聯盟被稱為地師宗,一宗下有著大大小小數十上百個法脈。 宗,本義是祭祀祖先的場所,即宗廟,參加祖先祭祀的通常為同一家族,故引申有同一祖先的家族、派別等意義,而用在這里也表示他們這些法脈同宗同源。 而這個名字的意思便是,他們負責祭祀三山五岳八方地主。 其中陰陽、鰲、鶴三道人所屬的云真道,成為了這個聯盟的宗主法脈。 江晁:“名單呢?” 雖然將名額給了云真道讓其自行安排,不過云真道的道人也只有將名額上報給神巫的權利,所有的名單最終要在望舒這里通過審核,最后才會在系統之中進行注冊。 到了這一步,這名單上的名字,才算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廟祝。 江晁看著名單,還有上面的詳細資料,資料上有著這些道人出身的門派,以及過往的經歷。 看起來望舒還是很靠譜的,全部都收集了起來。 望舒:“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播報兩個州六十個縣的天氣預報了。” 說到這里的時候,江晁聽到了熟悉的旋律前奏。 收音機里,又一次開始要放歌了。 江晁原本注意力還在名單上,還在思索著是不是應該剔除一些人的時候,聽到望舒說的話后突然停了下來。 江晁:“我覺得,天氣預報也應該與時俱進了。” 紙片人仙子很驚奇,什么時候云中君對于她的天氣預報事業也如此關心了,難道是被她的熱情所打動? 望舒將音樂的聲音也調小了一些,認真地問道:“怎么與時俱進?” 江晁:“縣的范圍太小了,大部分地區的氣象情況完全是差不多的,導致很多地區的天氣預報聽上去完全就是同一個天象情況的不斷重疊。” “這種浪費電力和資源播報所有縣城天氣情況沒有必要,我覺得以后報兩個州的天氣情況就可以了。” 如果能再簡化一下,刪掉片頭和片尾,江晁覺得也非常不錯。 如果還能再再再更簡化一些。 例如。 報一個堇州晴,胤州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