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下定不辱使命!” 審配與逄紀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讀取到了興奮。 這下兩人可就從名列末尾的謀士,一躍成為了托孤重臣,至此以后,在這北國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吧。 袁紹還在棺材里躺著,讓家人、部下瞻仰遺容,而下面已經在進行著見不得光的交易了。 如果他還活著,估計會把最后一口老血也吐個干凈。 事實上,不止是他們,很多人都在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譬如許攸。 他從大廳內抽身走出來的時候,仰望著夜空,心亂如麻。 袁紹這一走,可以預見,北國必將陷入二子奪嫡的亂局。 而繼任大位的人,八成就是袁尚,這一點許攸可以大概確認。 因為以審配和逄紀的為人,就算袁紹想立袁譚,他們也會有辦法改了遺命。 那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要對袁譚痛下殺手的,北國的實力要為之大減。 加上袁尚又是個羸弱之主,怎么可能撐得起北國四州這片天啊。 我許攸,也該為自己做打算了。 說是做打算,自然是要另覓新主。 眼前放著的,無非就是曹操和呂布兩條路。 如果,他知道曹操官渡大勝,全然是憑著林墨的幾個錦囊,那他不會有任何的猶疑選擇去徐州。 問題是,他并不清楚內幕,只是從大局上看這盤棋的話,曹操還是更優的選擇。 第一,他得了袁紹前線的大部軍械、戰馬,實力大增。 第二,他挾天子令諸侯,本就占據了大義優勢。 再者,自己與曹操有舊,好歹也是一層關系,他應該了解自己的才華的。 其實許攸是一個自視非常高的人,在他看來自己的才華甚至是在田豐、沮授之上的,只不過是袁紹不用罷了,否則根本不會有官渡之敗。 也因為如此,徐州對于他,更加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呂布有林墨了,他太過耀眼,其他的謀士只怕難有一展拳腳的空間。 作為直接決定自己后半輩子成就的決定,在許攸的心里已經有了選擇。 可是,僅僅是這樣過去投奔曹操是不夠的。 他需要一些籌碼來抬一抬自己的身價。 投名狀當然必不可少。 許攸扭頭看向廳內,正在竊竊私語的審配和逄紀,眸子轉了轉,看來還得先混進他們的圈子里,才能交出一份滿意的投名狀。 司隸、河內郡、懷縣,議政廳內。 張楊坐在帥椅上伸了個懶腰,滿意的拍了拍臺案,回來已經有幾個月了,每次只要一坐在這張帥椅上,就能感受到一種從腳底舒服到頭頂的暢快。 或許是因為在青州委屈了一段時間,所以他這次回來后整個人都覺得神清氣爽。 當浮一大白! 張楊心情好,大白天的也一個人在獨酌。 一名軍士跑了進來,拱手作揖道:“稟主公,眭固將軍把人接回來了,如今已到城門口。” 聞言,張楊眉頭一挑,“速度還挺快的呀,快,讓他把人領到議政廳來,我倒要瞧瞧這賢侄花兩萬金換回來的人是不是有三頭六臂。” “喏!” 張楊背靠在帥椅上,悠閑的晃蕩著手中的酒杯,忍不住呢喃,“當初在洛陽的時候還是聽過名氣的,可惜沒見過,但要說值兩萬金,咱這賢侄也是有些敗家了。” 隨后他又對著廳外的將士喊了一句,“來人,設接風宴,對了,把司馬先生也請過來。” “喏!”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