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跟著林墨回到林府,照兒已經準備好了一大桌的佳肴,玲兒也一并作陪,這是讓她可以更自在一些。 “蘭陵侯的年紀比民女還小幾歲,應該與家父并不相識,敢問蘭陵侯何以愿意如此不惜代價救民女出水火?”這個問題困惑了她太久太久,剛才也一直沒找好機會詢問,現在算是可以開口了。 “蔡大儒的賢名遠播,如今這天下還有無數敬仰他為人風骨的后學晚輩,我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合情合理,這個解釋林墨早就想好了,“小姐的境遇我是一直有所了解的,如果不嫌棄,從今以后彭城就是你的家了。” “我的家” 蔡琰的美眸微微下沉,透著難以捉摸的幽怨,最后也只是露出禮節性的笑,點頭道:“多謝蘭陵侯。” 雖然林墨給出了她想要的答案,但蔡琰本能的覺得這件事只怕沒這么簡單。 從小接受的教育也在告訴她,知恩圖報四個字是要用行動證明的,先是以杯中酒對林墨表達了感激之情,隨后淡然道: “家父生前藏書四千余卷,但關中幾經戰亂,這些典籍早已遺失,民女還能記得的只有四百多卷了,若是侯爺有意,民女愿默寫成冊,奉送侯爺。” 在這一個一書值千金的年代,四百多冊古籍書冊拿去市面上賣也能隨手得他幾萬金,若是有珍貴的孤本,十幾萬金也是可能的。 光從經濟效益來看,贖回蔡琰是肯定不虧的呀。 當然,林墨可不打算把這些書賣了換錢,如今的紫陽書院需要壯大,離不開這些書籍,有了書籍就能吸引來無數的寒門學子。 “我可派些懂得書寫的官吏幫忙。”呂玲綺驚嘆于蔡琰的記憶力,她也聽林墨說起過這位才女的遭遇,心中頗有感傷,主動提出幫忙。 可蔡琰只是緩緩的搖頭,“男女授受不親,夫人只需給我文房四寶,一月內自會奉上。” 一個月,厲害了,一本書就算一千個字,四百多本那也是四十多萬字,手不得抄斷啊。 事實上,林墨花這么多心思把蔡琰給贖回來,看重的自然不是她驚人的記憶力和默寫下來的書冊,而是蔡琰本身的價值。 蔡邕在天下士子心里地位可是舉足輕重的,蔡琰作為后人,也能繼承部分余光,讓她出任紫陽書院的名義校長,肯定能進一步打響這塊招牌。 其次,蔡琰并不附屬任何一支世家勢力,也絕對不是名利二字能吸引的了她,這樣可以避免先前陳家把手伸到書院里擴張勢力的情況。 一個恬淡如水,寧靜致遠的人,肯定能讓紫陽書院走的更遠,不能說完全的杜絕世家染指書院的學子,好歹能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吧。 不過,看起來這件事還需要費上一些心思,蔡琰作為蔡邕之后,當然不會不知道四百多冊書籍的價值有多大,她大概會認定這筆賬已經足夠還了林墨的救命之恩了吧。 所以,想讓她站在自己的戰線上,一起耕耘紫陽書院,還要走上一段路。 所幸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眼前的蔡琰,常人看都知道有著很嚴重的內心創傷,林墨覺得這是個可以利用的契機。 一個飄蕩的靈魂,一顆無處安放的心,最大的渴望便是一盞守著她回家的油燈。 聽來容易,做來萬難。 家從來就不是一棟房子、一間別苑。 不過沒事,時間還長,慢慢去修復吧。 “允文!” 正吃著的時候,趙云快步跑了進來,“別吃了,青州來人了,溫侯讓你馬上過去。” 說完,蔡琰抬眼望去,與趙云對視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浮現一抹異樣,旋即都禮節性的點頭微笑示好。 蔡琰的長相不能說是極好看,尤其在草原上吃了五年的風霜,膚色有些黝黑與干燥,頗有北方游牧的特征,但大家閨秀的儒雅氣質卻從來也沒消失過,這份氣質讓趙云對視起來很舒服。 而趙云作為行伍之人,面容剛毅,豪氣沖云,偏偏一舉一動又帶著幾分儒將之氣,這與蔡琰先前見過的武將粗暴的氣質完全不同,似乎能給人一種踏實安全的感覺,不由多看了一眼。 “壞了,我把這事給忘了,早就說過今天要來。” 林墨趕忙放下筷子,看向呂玲綺,“玲兒你照顧好小姐,我還有軍務要忙。” 隨后朝著蔡琰點了點頭,便跟著趙云快步離開了。 辛毗終于來了,這可是件大事,好玩的游戲,該開始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