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四 謀定北國(二合一大章)-《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第(1/3)頁

    對于袁尚這是天大的好消息,不過審配和許攸聽完是心思各異。

    審配也是很高興的,但高興之余更多的是謹慎,與先前決意一戰的心思大相徑庭,并不贊同呂布信里所說率領大軍去攻打袁譚的軍寨,而是要坐視他們兩家真正打起來,之后把野戰這部分軍隊吃下就夠了。

    這種心思其實并不是一種矛盾,而是一種謹小慎微的審時度勢,起初建議攻打呂布軍營是覺得主動權在自己手里,真的下死手袁譚大概率不會救,真的救援因為距離問題,也能應對的下來。

    可現在,一上來就要求梭哈,面對的風險點是呂布存在幾分與袁譚里應外合唱大戲的可能,主動權完全在對面,所以,他不主張出擊。

    許攸等到了林墨讓他等的機會,開始一反常態積極主動的建議袁尚出兵,要一鼓作氣拿下袁譚,從此北國再歸一統,當初設下離間計的時候,就是希望等到今天這個局面,如今計成,不該猶豫。

    一番激烈的討論下來,還是采用了審配的方略,隔岸觀火,若是呂布袁譚的軍隊真的在渡口上血戰,他便讓馬延帶兵吃下兩支人馬。

    至于袁譚的大營,還是算了,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慢慢來吧。

    看著有幾分博采眾長、從善如流的明主作風,可許攸知道,這不是他袁尚察覺出了其中的風險,而是他內心不愿大軍陷入血戰之中,總是希望最后和平收場,做著不切實際的夢。

    站在這里,唯一能讓許攸感興趣的,也就只有林墨接下來的舉動了。

    日前林墨的信里言之鑿鑿要把二袁吞并,但許攸一直沒想明白他會怎么做。

    就算照著他的預期,袁尚沖動下把十五萬大軍全部拉去沖擊袁譚軍寨,里面早已做好埋伏,到頭來也只是袁譚收益,總不見得你能憑這兩萬人在北國翻江倒海。

    想不通也就不想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袁尚已經敗了,早在林墨那封威脅信送到的時候,自己就已經把命門告知了林墨,能不能最后受益不是他該考慮的。

    他現在要做的是自保,確認自身與家人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攪弄起這場大戰。

    如果最后林墨如他所言,入主北國,自己的功勞是可以擺上臺面的;如果他辦不到,沒事,阿瞞這條退路反倒是他更加向往的。

    覺得這離間計妙不可言的,不只是袁尚,還有將計就計反打回去的袁譚。

    他的大營里最近很忙碌,該挖坑的挖坑,該安置弓弩手的位置也在加固拒馬保護,盡可能的把這里變成一個完美的伏擊點。

    相比于袁尚,袁譚倒沒有興奮到忘乎所以,這一戰順利的話,應該能把袁尚打的元氣大傷,往后大概率是不足以與自己抗衡了,所以,有一個人就要該考慮如何處置了。

    “公子,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啊,在袁尚沒有徹底剿滅前,不宜與呂布正面沖突,可許以重利安撫,勸返徐州,公子別忘了曹操才是我們的大敵,這袁呂聯盟還得繼續啊。”

    “是啊公子,此戰收效如何尚未可知,黎陽方面蔣義渠還有五萬大軍駐守,公子大勝后,他許是會心懷順意,但在公子坐穩北國前,不可與呂布廝殺。”

    只是試探性的問了一句,郭圖和辛毗就立刻反對了。

    不可否認的是,袁譚的戰略目光和深謀遠慮都是碾壓袁尚的,這一場戰爭沒打完,他就已經在為后續做打算了,如果袁紹早早把他立為世子,加上沮授田豐的輔佐,未必是不能成事的。

    可惜啊,就眼下北國這艘破船到處都在漏水,袁譚深思熟慮各種打算,唯獨沒想到內部出了問題。

    郭圖和辛家兄弟都有向呂布獻媚,因為在他們看來,最后勝利者是呂布還是袁譚,問題都不大。

    所以,最優化的結果當然是兩家相安無事了,這樣對于他們來說會多出一個選擇。

    “公子啊,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呂布畢竟是公子請來援助您重登大位的,若是趁他不防而攻殺,固然能得手,可天下人定會指責公子不義,今后誰還敢與公子為盟呢?”辛評也耐心的教導著。

    可袁譚只是冷冷一笑,拿出一張竹簡丟在臺案上,三人湊上去一看,正是當日斥候繳獲的袁尚寫給呂布的密信,當即心頭一沉,不由面面相覷。

    他竟然還留著這份密信。

    看來他想對呂布下手,可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由來已久的呀。

    有了這封密信,就算把呂布和他兩萬兵馬全部按死在北國也可以對外宣稱是因為他與袁尚勾結,厲害啊。

    他們發現,眼前的公子比想象中的要聰明,而且聰明很多。

    尤其是郭圖,他是曾經跟過一段時間袁尚,知道那是個紈绔子弟,如今看來,袁譚算是深得袁紹真傳了。

    看著三人惶恐不安的表情,袁譚沉聲道,“三位先生所言確實都在理,可若不趁著這個機會將呂布一并拔除,等他回到徐州一定會趁著我收拾亂局的時候迅速進軍青州的,未來之險大過今日。”

    見三人都沒再說話,袁譚凝視著手中竹簡,冷聲道:“況且林墨此人心機太深了,每每壓我一頭,不除之,必成大患。”

    他們不確定袁譚到底是記恨林墨單刀赴會時候的盛氣凌人,還是真的早就想好了要把袁尚呂布一并收拾,但有一點可以確認,袁譚確實不簡單。

    “報!”

    一名斥候跑了進來,將一張帛布放在袁譚案上,“公子,呂布的信。”

    原以為應該是約定什么時候動手,結果一看是夏侯惇率兵進攻安豐,蕭關無險,呂布準備再調集兩萬人到北國助戰,為了掩人耳目,準備從黃河逆流而上抵達前線。

    因為要進入黃河渡口,最近的距離還是要經過青州地界,自然是要袁譚下令放行的。

    “這事倒是有趣,我才剛動了一點殺機而已,他就立刻有了防備。”袁譚有些詫異,冷笑了兩聲。

    “從蕭關抵達青州渡口,就算是急行軍也得五天時間,這事林墨應該早就部署妥當,眼下算計時間差不多了,才來通稟公子放行。

    看來,他防備心很重,知道此次破袁尚后再不走會有被吞并的危險,此人城府之深,當真不可臆測。”辛評頗為感慨的說道。

    包括袁譚在內,四人看來蕭關的兩萬兵馬肯定是來接應呂布平安撤走的。

    道理很簡單,按著這次的任務分配是,袁譚鎮守大營坐等袁尚來偷襲,而呂布呢,則是負責等袁尚走后奇襲他的大營,這樣一來袁尚兵敗后短時間內必定無法收攏敗軍,這些人全部都會成為袁譚的俘虜。

    換句話說,袁譚的兵馬極有可能越打越多,畢竟他是袁紹的嫡長子啊,有這個威望收攏敗兵的。

    而呂布自己呢,哪怕偷襲大營得手,也會陷入到軍力危殆的地步,在北國,他可沒地方補充兵力,如果不是這樣,袁譚也不敢對他有想法啊。

    只是沒想到,林墨竟然會提前一步算計好這一切,把蕭關的兵馬給拉了過來。

    “好不容易等到這千載難逢的戰機,沒想到還是讓他給破了局,找到了一條生路。”袁譚眼中盡是無奈與不甘。

    林墨太聰明了,在這個節骨眼上要求自己放出通道讓他的人進來,自己又不能不放。

    人家明擺著看出了自己心思,如果不放行的話,逼急了的話,真有可能把呂布給推到袁尚那頭去。

    “公子,呂布大限未到實乃天意,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公子能坐穩北國之主的位置,終是有一日能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呀。”郭圖松了一口氣,開始安撫人了。

    辛家兄弟見狀也趕忙跟上,他們還算理智,在大事未定之前,不希望兩家開戰。

    內心掙扎了一番,袁譚最終還是讓快馬去樂安郡傳令了。

    做完這一切,他雙手枕頭靠在帥椅上,目光有些迷離,可恨,就差那么一點點,可恨吶。

    夏侯惇的四萬大軍終于抵達了安豐前線,也扎下了一座大營。

    來之前,向導官已經把這里的情況摸的很清楚了,除了安豐城里的守軍外,張遼還派出了幾千人到東北方向的雁回嶺上落了座大營。

    這不奇怪,如果不分兵立寨牽制,很容易陷入被掠地的窘境。

    盡管向導官已經把這一切都繪成了地圖,可夏侯惇還是帶著眾人準備去探探情況。

    此一行,曹操也算是下了血本,除了把夏侯淵、曹仁、曹洪留守在后方的戰略重鎮外,稍微能打一點的全部都調動起來了。

    跟在夏侯惇這邊的,謀士雖然只有兩人,監軍郭嘉和許昌縣令滿寵,可郭嘉算的上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了,把他安排給夏侯惇,顯然是鐵了心要有所作為。

    而滿寵,其實更像是曹營的周瑜,文武雙全,除了有謀略,也能上戰場廝殺。

    當然,這一回大概率是輪不到他表現了,謀略他不如郭嘉,武略方面最頂級的配置,四庭柱的張郃高覽,還有虎癡許褚,次等的徐晃、車胄。

    除了鎮守大營的許褚和徐晃,其余人都跟著夏侯惇來到了雁回嶺山下觀望。

    這山算不得高,但連作一片,想玩圍而不攻困死他們顯然是不可能了,更何況這里是南方,不缺水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