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啊,阿丑深諳其道,可惜的是,主公和兩位將軍不明其中要領。 時機未到,強行作為只會適得其反,別看現在各郡兵力加一起都五萬人了,可只要一著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的局面。 揮劍,只有這一次。 桃園三坑太難帶了,諸葛亮黯然搖頭。 但內心里諸葛亮其實也能理解劉備和關羽張飛的。 劉備已經隱忍的夠久了,現在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卻還是只能隔著湘水遠眺,看著別人喝酒吃肉,心里難免有落差。 至于關羽張飛,說到底是自己沒有真正的在他們面前展示出兵法韜略來,更多的時候是戰略上的定位,而這種定位注定了是一種發展方向,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他們兩人一個傲、一個急,如何能服氣自己呢。 當初韓信拜大將軍的時候,手底下也是一群人不服,不過他立刻就能在戰場之上彰顯出自己的手腕。 所以,劉備需要隱忍和等待,自己也一樣。 “其實,就算曹操把兵力抽調走,以皇叔目前的兵馬也不見得能同時穩住零陵和武陵,就更別說南郡了,孫策斷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們把他北上中原唯一的通道給封鎖住的。 而且,他出兵也有理由,父仇不共戴天,不管是逆江而上江夏,還是借道桂陽,都是暗藏殺機。” “夫人所言甚是,所以我們必須要等待時機,只要有把握一鼓作氣拿下零陵和武陵兩郡,孫策要動兵就得趕在曹呂大戰結束之前,否則最后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這個道理,他不懂,周瑜也懂。” 諸葛亮說完就拿起筷子開動。 夫君動筷了,黃月英自然也就可以一起用餐。 一頓飯很簡單,卻能讓諸葛亮的心情平復不少。 待得飯后,諸葛亮起身準備到房內觀看地圖尋找一些靈感的時候,黃月英卻叫住了他,“夫君,有一物或可助你。” 當聽便知是黃月英定有了些奇思妙想的發明,對于她的發明,諸葛亮當然是很有興趣的。 來到后院,那里擺放了一張弩機,下方是三角支架,上撐一張比尋常的弩要大上一號的弩機,出箭孔竟有十個。 “這是,強弩?” “元戎弩,可一次發箭十枚。” 黃月英說著直接演示了起來,弩機已經裝載好了箭矢位置也是提前擺好了的,所以她只是走到跟前艱難的扣動發射機關。 嗖嗖嗖~ 十個出箭孔同時發箭,十枚箭矢釘在了后院的木樁上,入木三分,足可見其穿透力有多強。 “妙啊,此物看似沉重,軍士固然是無法將它在戰場上運用自如的,可若是用之于城關或軍寨,必是一防御利器,尤其在兵馬不足的情況下,此弩可填補空缺!” 諸葛亮異常興奮,走上前是上下張望,愛不釋手。 他當然明白黃月英刻意將這發明擺在他眼前是什么意思,無非是在未來爭奪荊襄的時候,可將此弩部署于后方,用以防御江東子弟兵偷襲,從而可以抽出更多的兵馬去到前線。 什么叫賢內助,這就叫賢內助了。 諸葛亮握著黃月英的手,柔聲道:“多謝你,夫人。” “既是夫妻,何以言謝,只盼能為夫君分憂便不枉此物問世。”黃月英靦腆一笑。 他確實很感激黃月英。 不只是因為這張元戎弩填補了自己為劉備制定的未來方略上的空白,更是因為她總能在自己身心俱疲的時候,點燃一盞指引回家方向的油燈。 事必躬親的性子,關張二人的脾氣,再加上動蕩不安的局勢,其實都已經讓諸葛亮尚未真正在戰場出手,就已經很累很累了。 可黃月英啊,總是能在他回家后,為他洗去俗世洪流的塵埃一般,撣去糾纏。 娶妻當如黃月英. 關于這些發明,其實是有一定爭議的,就請各位按著書中的評判來進行定位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