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旁的呂布倒是無所謂,搞偷襲的時候,經(jīng)常沒得睡呢。 一般在這種時候大家都比較沉寂的,畢竟剛剛從被子的封印里鉆出來,沒能完全清醒也正常。 可今日,大家的話似乎都特別多。 “聽說了嗎,紫陽書院搬到許昌后,突然出現(xiàn)了大量紙張書籍,上書珍貴典籍文學?!? “這事我倒也聽說了,這紙跟先前的不同,不僅書寫不散墨,而且在潮濕的節(jié)氣里也不會消融,看來是可以經(jīng)年保存的。” “噢,這是誰推出來的,是司空嗎?” “不是,聽說是趙將軍發(fā)明的?!? “趙將軍?他除了打仗,還懂得天工奇巧之術?” “可惜啊,趙將軍此術是準備進獻給陛下,并不打算藏私,多好的買賣?!? 造紙術這種玩意,早在西漢就有了,不過當時所用的材料可是蠶絲、皮革,這也是為什么紙這個字是絞絲旁。 造紙術雖然出現(xiàn)的早,但用蠶絲、皮革來制造,那價格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到了東漢時期,也就是一百年前,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用樹皮、漁網(wǎng)等廉價的原材料替代了蠶絲,也為他賺得了鵲起名聲。 為什么沒有得到推廣,就是因為質(zhì)量問題。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只是讓原材料便宜了,但質(zhì)量其實很差的,稍微濃一些的墨水沾上立刻就散了,而且,哪怕你的濃度適中,書寫上去后,等到了回南天一沓一沓的紙張就消融在一起,根本沒辦法保存。 最近紫陽書院里突然就出現(xiàn)了大量被裝訂成冊的紙張,聽書院里的學生說起,那些紙張質(zhì)量奇佳,書寫不散墨,而且在潮濕環(huán)境下也不會消融,就是不知道趙云用的是什么手段。 不過,這個時候的大臣們還沒意識到這件事的沖擊力,因為他們覺得文化依舊是被壟斷的,紙張問世也不過是換了一個載體罷了。 因為他們還不知道,造紙術優(yōu)化的同時,活字印刷也同步問世了。 一旦這兩樣東西結(jié)合在一起,世家引以為傲的底蘊將被徹底打破,假以時日,紙張裝訂成冊的書籍會泛濫在大街小巷里。 當然,現(xiàn)在這個時期百姓們就算買得起也認不出來,但寒門士子不會出現(xiàn)為了求得一書而拜入世家門下,最后成為門生。 換句話說,世家壯大的壁壘已經(jīng)被攻破了,只要今天朝會上的科舉制能順利取代察舉制,過去所謂的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說法,將不復存在了。 “怎么樣,嫂嫂沒話說了吧?”林墨伸了個懶腰后看向一旁身穿朝服的趙云。 不披甲改穿了紅色的朝服,看著確實有些不自然。 趙云嘿嘿一笑,“昭姬一開始是有些情緒的,你說的對,她的經(jīng)歷注定了心里會覺得自己比云祿低一頭。 不過完善了造紙術和活字印刷后,她的心思就被這方面給吸引了,話比從前還多。 昨天我還特意試探過她,她對這件事已經(jīng)是默認了?!? 說完,趙云不忘在林墨的胸膛處輕輕錘了一拳,“還得是你允文。” “那當然,子龍你戰(zhàn)場之上無敵英姿,一次拿出了優(yōu)化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可不就是文武雙全了嘛,嫂嫂稀罕還來不及呢。 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绷帜H為得意的說道。 憑借這兩樣東西,其實足夠讓林墨再次人前顯圣的了,但沒必要,還是給趙云做個順水人情吧。 而且,等天下世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也不至于讓這件事顯得早有預謀。 有了優(yōu)化的紙張,有了活字印刷,世家們手頭上的藏書很快就會失去意義,畢竟,要論藏書現(xiàn)在誰多的過紫陽書院啊。 一開始的徐州,后來的袁術、袁紹,再加上中原二州里的書籍。 哪怕是曾經(jīng)號稱天下藏書第一的蔡邕,也遠不及此刻的紫陽書院。 這件事,用來響應科舉制,恰到好處。 不過真正的想要百姓也能有機會參與到科舉中來,要走的路其實還是很長的。 但不管怎么說,這兩樣東西出來了,足夠瓦解世家的知識壁壘。 “天子上朝,百官覲見!” 隨著內(nèi)侍一聲吆喝,討論的官員們都噤聲了,然后默契的朝著金殿走去。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