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謂之夏-《這是我的星球》
第(1/3)頁
夏歸玄的蒼龍,從來只是一種意。
源自華夏古老的龍之象征。
在還沒有三皇五帝的時候,華夏就有“龍”了,但那時候的龍與后來的龍概念未必相同,甚至未必叫做“龍”,在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類似的東西,造型不一,來源不一,意義不一,眾說紛紜。
真正與政權相關的人皇對應,當由夏而始。
如果用今日的地球母星視角去觀星,會發現蒼龍星宿很奇怪的,角亢氐房心尾萁,七宿諸星劃線相連的話,形狀歪歪扭扭,壓根不像一條龍,為什么會指著這七宿說是蒼龍星宿?
因為星辰一直在動,今日的星辰位置,已非當年。
如果把時間調回公元前1740年6月21日,再看這七宿星辰,勾勒出來的曲線就很面熟了。
和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造型一模一樣。
二里頭遺址,古稱夏都斟鄩,姒太康即位后遷都于此。貴族之殉,擁龍于懷。
七宿星辰組成了一條龍,尾宿與萁宿之間是銀河,即龍躍出了天淵。
卦曰:或躍在淵。
而這個龍形,和金文中的“夏”字核心形狀也一模一樣,加上“人”與“卜”,組成了“夏”——蒼龍出淵,這一天地上的人們組建了第一個家天下王朝,名曰夏。
大樂之野,夏后啟于此儛九代,乘兩龍,云蓋三層。
這一天是夏至。
這個季節稱為夏。
人們的天文歷法趨于成熟,指導農時。
神靈祭祀有了明確統一的方向。
有了韶音歌舞,有了禮儀之大。
謂之夏。
夏歸玄拋得開“姒”,卻從來冠著“夏”,他的羈絆從來都在這里,未曾遺忘。
所以夏歸玄說過,各種龍不一樣,起碼他的龍之意和那些喜歡亮閃閃的龍,從來不是一回事的。
他的修行,從奠基起修的就是蒼龍之意,那是與生俱來的“掛”,上應天帝,下感人皇,故一日千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