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喜向華佗拱了拱手: “在下徐州刺史張喜,華佗,我讓人四處尋你,為何不應召?” 華佗直勾勾盯著軍醫手中的動作,頭也沒回: “山中采藥不知日月,聽聞好多人都在找我,還以為要通緝我……擦拭的這個藥水是何物,有什么作用?為何我從沒見過?” 本著神農試百草的心態,他甚至想用手指蘸一點碘伏嘗嘗味道。 張喜被這種學術精神給嚇住了: “什么都嘗只會害了你,這是碘伏,消毒用的。” 華佗愣了一下: “消毒?消什么毒?” 軍醫在長安上過幾個月的基礎醫學課程,確認身邊是神醫華佗時,手都有些抖了: “醫學院張院長說,世上存在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這些生物能夠讓傷口腐壞、加劇創傷,甚至還會引起各種敗血癥……如今通過消毒的步驟,能殺死這些微小生物,減少傷口感染的風險。” 華佗一聽,立馬開始請教起來: “敢問這位醫者,所謂的微小生物,有根據嗎?” “有的,我們曾在醫學院的顯微鏡下面,看到過這些生物……顯微鏡是一種能把物體放大很多倍的東西,通過鏡頭放大,能看到那些比塵埃還小的生物,不少都長得奇形怪狀的,很嚇人。” 華佗愣了一下: “顯微鏡又是何物?我這次采藥,難道真的成了爛柯人不成?” 爛柯人的典故是樵夫進山砍柴,遇到有人下棋,就在一旁看了一會兒,等他下山時才發現,砍柴用的斧柄變得腐朽不堪,世上已經過去近百年。 之前華佗用山中不知日月來搪塞張喜的盤問,但如今又是顯微鏡又是碘伏的,把老華給整懵了。 軍醫說道: “我在醫學院學習的時間短,張院長曾多次希望您去執教,通過傳統醫學和專業醫學相結合,應該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華佗持續懵逼中: “張院長是誰?醫學院又是什么東西?” 這次輪到張喜回答了: “張院長就是南陽宛城人張機,他說曾經與你有過一面之緣,覺得你的發散型思維對醫學很有幫助……醫學院是陛下籌辦的一所專門教授醫學的機構,類似于太學,但里面的科目和上學方式不一樣,畢業后擔任的官職也不一樣。” 官職兩個字,一下子把華佗的注意力拔到了最高: “醫者乃賤業也,如何做官?” 他曾經懊悔過很多次,后悔選擇這個職業,導致一生都在風霜雪雨中奔走,窮人收不上錢,也忍不下心收錢,有錢人雖然表面禮遇有加,但治完病就會打發要飯的一樣打發走,有時候連口水都不給喝。 這樣的境遇,讓華佗很是惆悵。 如今聽到有官職,讓他很是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 張喜說道: “醫學院的畢業生,會根據成績和擅長的科目,到不同的官府任職,待遇從兩百石到六百石不等,更優秀的畢業生,會去州府的直屬醫院任職,表現好的話,待遇千石以上……對了,醫學院的張院長秩兩千石,與九卿平級,華神醫若是去的話,待遇跟他相等。” 華佗:“!!!!!!!!!!!!!” 不是吧,我們醫者的地位一下提高到九卿的級別了? 他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還偷偷掐了自己一下,看到底是不是在做夢。 這時候,背瘡已經消毒完畢,確切來說,這應該是個癰,腫得非常大,在后背上猶如一個倒扣的碗,皮膚都明晃晃的。 軍醫給半個后背都做了消毒,然后拿出一支局部麻醉針劑,吸入到一次性針管里之后,沿著背瘡的四周開始注射。 華佗的好奇心再次起來了: “這是何物?” “麻醉用的,可以用來止疼,甚至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但這個背瘡有些大,應該還是能感覺到一些疼痛的。” 華佗饒有興趣的盯著他打完針,這才說道: “我也琢磨出了一種湯劑,人喝了會暈過去,方便處理傷口,我取名為麻沸散,與這藥倒是有幾分相似。” 不過麻沸散需要喝一大碗才奏效,但這個麻醉針,只用比小指還細的管子打入皮膚內就行,感覺更簡單好用。 華佗很想研究一下針頭和針管,又擔心會惹這個軍醫不滿,只得圍在一旁觀看。 過了幾分鐘,軍醫打開藥箱,拿出手術刀、手術剪、一次性紗布等物品,另外還有一些自制的麻布。 把織好的麻布放在水里浸泡,再反復捶打,一直捶打到布匹柔軟疏松,跟紗布類似,就可以代替紗布進行清創了……現實世界運來的醫療物資非常緊俏,所以要想盡一切辦法節省。 準備好手術物品,軍醫又將一個自帶蓄電池的LED吊燈放在了病床上方,還放了好幾個,方便看清傷口。 華佗看著被照得亮堂堂的傷口,嘖嘖說道: “我幫人處理外傷,都是趁中午太陽好,在外面進行,或者用銅鏡反光,沒想到世上有如此玄妙的東西……醫學院也有這個嗎?” 軍醫說道: “醫學院有非常專業的無影燈,我沒資格領取,只能用LED燈代替……華神醫,我準備開始了,您要不要一塊兒來?” 華佗還真有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他擼起袖子,二話不說就要動手,但被軍醫拉住了。 兩人先換上一個大褂改成的手術服,接著給手消毒,戴上橡膠手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