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秦帝國之縱橫》的質量沒有問題,人物刻畫不偏不倚,洗白點到即止,從不神話;群像感強,大爭之世縱橫捭闔之感躍然屏幕;情感細膩,節奏緊湊,臺詞精細,文白夾雜,古意盎然,BGM渾厚大氣,完全拍出了我想看的大爭之世的感覺。” 岳關對《大秦帝國之縱橫》的稱贊讓其他人很意外。 張健偉疑惑道:“但是《大秦帝國之縱橫》的成績還是一般。” “很正常,我喜歡,不代表廣大的觀眾就會喜歡。張老師,我們文藝工作者現在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總是拍我們自己喜歡的戲,而不是拍觀眾喜歡的戲。我們是干這行的,見的太多了,所以和普通觀眾的口味已經很難在一條水平線上了。 拿《大秦帝國之縱橫》來說,你最先考慮的是還原史實,所以臺詞都特意設置的古風古韻。但是從觀眾的角度看,他們看電視其實不是來看史實的,他們第一是想看得懂,第二是想看得爽。如果想看史實的話,他們會更愿意去看歷史書。” 張健偉有些聽明白了岳關的話。 “藝術創作,除了要尊重史實之外,還要尊重觀眾的口味?” “準確的說,是要把觀眾的口味放在尊重史實前面。如果兩者不沖突,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兩者沖突,是我的話,我會選擇站在觀眾這一邊。” 《瑯琊榜》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你要是說權謀戲,《瑯琊榜》就是個笑話。 但是除了權謀之外,《瑯琊榜》真的是部好劇。 《權力的游戲》比《瑯琊榜》略強,但同樣也是把觀眾受眾放在了第一位,并沒有刻意的追求燒腦和逼格。 逼格高,往往就代表觀眾少。 真的沒必要。 “就算是我們想提高觀眾的審美眼光,至少也得先讓觀眾喜歡我們的戲,然后再慢慢的提高深度。拍出來一堆觀眾不感興趣的戲,任由你拍的再好,觀眾根本不看,又有什么價值呢?馮小鋼說我們國家垃圾觀眾太多,所以造就了很多垃圾電影。其實我覺得他說的是客觀現實,但是這話不應該由我們來說,而是讓觀眾自己內部爭論。 我們是給觀眾拍戲看的人,如果連垃圾觀眾都征服不了,我們被淘汰不是應該的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不能改變環境之前,我們要做的首先是適應環境,然后再圖謀改變環境,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否則會被提前餓死。” 這幾天馮小鋼的《私人訂制》上映了。 被觀眾和媒體罵的很慘。 然后馮小鋼公開放炮: 就是因為龍國垃圾觀眾太多,才造就了這么多垃圾電影。 講道理這話其實毛病不大,咱們國家的垃圾觀眾確實多,所以把那么多不該捧紅的戲捧紅了,具體的就不點名了,大家心里都清楚。 但這話不應該由馮小鋼說出來。 畢竟《私人訂制》也不是什么好電影…… 而且,馮小鋼自己的身份就是個導演。 身為導演罵觀眾……這不是找死嗎? 岳關的話,在場的人都聽進去了。 但是改不改這種事情,就不好說了。 而且,就算是想改,也不是那么容易改的。 張健偉就感慨道:“現在觀眾的口味太雜了,拿《大秦帝國之縱橫》來說,基本看過的觀眾都給了好評,我就算是想改,也無從下手。去問那些不喜歡的觀眾,但他們不喜歡的理由五花八門,我也不可能滿足他們的全部要求。” 岳關點頭:“這是肯定的,所以如何把握好這中間的平衡,就是一個普通編劇和優秀編劇的分水嶺,也是一個普通導演和優秀導演的分水嶺。這種事情我是幫不了忙的,還得靠你們自己悟。” 能夠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把握好平衡,就是大師了。 大師哪有那么容易培養的。 岳關也不可能做到。 他只能把路給他們指出來,能做到哪一步,還得看他們自己。 看了若有所思的幾個人一眼,岳關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趕緊補充道:“我建議你們拍觀眾喜歡的戲,也不是讓你們臆測觀眾喜歡什么就拍什么。咱們國家的文藝工作者脫離觀眾太遠了,我給你們舉個例子,現在很多年輕觀眾是不喜歡戀愛劇情的,別總是把觀眾想的那么二逼。有部緝毒片,導演非要讓主角戰友的前女友和主角談戀愛,然后信誓旦旦的說這是為年輕觀眾拍的,因為他覺得年輕觀眾喜歡看……講道理我們年輕觀眾的智商沒那么低,素質也沒那么差,真不喜歡看這種情節。” 這部戲叫《破冰行動》。 要不是黃景魚強烈反對,導演真的會把他和那個女護士湊到一起的,而且導演還覺得是為了觀眾考慮…… 另外一個相似的例子是《人民的名義》,黃毛的劇情那么膈應觀眾,原因也是因為導演覺得年輕人不喜歡看一群老頭子演戲,喜歡看年輕人的戲,所以給黃毛各種安排戲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