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萬柳資本年報一直不發,很多人都有猜測。 畢竟萬柳資本從去年五月份開始,兩支三千多億的基金就清理干凈了,沒有基金,靠什么賺錢? 甚至各種內部消息出現,說萬柳資本的員工壓根沒活干的,去年增加了兩個月假期。 在A股,萬柳資本的股價頻繁在2.8到2.9之間徘徊。 雖然在這個點位看起來有了很大的支撐,可很多人都知道,萬柳資本只要年報一公布,絕對是支撐不了接近三千億股價的。 有好事者甚至計算過,按照前四個月的業績來算,萬柳資本哪怕在五月初集體清倉,他們四個月的營收也就不到兩個億。 不到兩個億的營收,憑什么支撐起來三千億的市值? IPO的時候,可是按照一百多億凈利潤來算的。 股價能維持在這個位置就離譜,本來早就該跌到幾百億才對。 至于萬柳資本那個QDII基金,大家更是沒有放在心上。 國內機構在外面的資本市場不給人送錢就不錯了,有幾個能賺到錢的? 哪怕美股在外人看來是長牛行情,可國內那些機構就是能分比不賺。 最主要的一點,美股去年行情還算可以,今年開年后,行情走勢很差,幾個頂梁柱股票都出現了20%左右的跌幅。 這才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 …… 萬柳資本的員工在瘋狂加班,因為時間短,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4月29號凌晨,李揚才把整個基金全部清倉,而4月30號就要發布年報。 時間逐漸來到了4月30號晚上八點鐘。 萬柳資本公布了年報。 整個2017財年,萬柳資本營收二十四億,凈利潤達到二十二億。 這個數據確實有些出乎預料,很多人都覺得他們能有幾個億營收就不錯了。 隨后看了一眼報表,主要收入來源于封閉基金管理費,達到了兩億六千萬美元。 這個管理費,可夠高的。 如果按照五十億美元的規模來算,七個月的時間,管理費接近8% 這顯然是十分不合理的數據。 “萬柳資本割不到市場韭菜,開始割用戶了?” “老子就知道他們沒這么好心,口口聲聲說什么為基民服務,搞了半天還不是為自己服務?” “這特么是什么管理費啊?怎么能離譜到這種程度?不賺不賠的情況下是8個點管理費,要是稍微賠了點呢?豈不是要十個點以上的管理費?證監會就不能出來管管嗎?” “藏著掖著這么久,就拉了這么一坨大的?” “等著跌停吧,就這業績,別說維持三千億市值,能維持五百億市值都算他們運氣好,他們今年可還沒有任何新產品,今年的業績只會更差!” “至少十個跌停起步!” …… 本來萬柳資本這家公司的情況,不需要江百川這個大佬關注。 可是誰讓他主張投錢了呢。 投了150億,拿了5%的股權,算是他對姜半夏這個年輕人的看好。 至于萬柳資本的業務,平時還真沒怎么關注,也輪不到他去關注這么點小事,總不能幫姜半夏經營公司吧? 看到這份年報,還是有些失望的。 二十二億的凈利潤不低,但金融行業是利潤比非常大的行業,絕大部分金融公司都能讓自己的凈利潤比達到70%。 凈利潤比在30%以內的金融公司,狗都不看一眼。 但凈利潤比超過10%的實體企業,市場上能搶瘋。 這也是為什么金融公司二十倍三十倍的PE就已經頂天高了,而實業公司八十倍的PE大家還覺得低。 “大概是生孩子耽誤了?好像確實沒收到相關信息……” 江百川給姜半夏找了個借口。 生孩子沒什么好說的,響應國家政策嘛,耽誤一點工作也情有可原。 他準備明天上班后問問情況…… 轉念一想,明天五一假期…… 算了算了,等假期結束之后再說吧,也不差這幾天。 至于投資的錢,不管盈虧,也只能認了。 就是有點后悔當初答應太多,應該只要一兩個點的。 嘴瓢了! 實在是姜半夏給他帶來的驚喜太大。 現在屬于為沖動買單。 老了老了沖動了一回…… …… 萬柳資本各個部門都開始忙碌起來,一方面要準備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季報。 一般季報是不強制公布的,但萬柳資本準備公布一下。 另一方面則是在準備新的基金產品。 包括之前的萬柳混合精選,萬柳領航精選,同時還要額外再增加兩款產品。 一款叫做萬柳新能源混合,另一款叫做萬柳新型醫藥配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