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面對相奴的亮劍,姜半夏可不會慫。 …… 簡單的一些問題回答完了之后,現場從網上挑選了一些問題。 “李總,有一位網友想要問問您,在孩子身上每個月要多少錢,她家里也是兩個孩子,每個月至少要費六千多塊,是家里最大的一筆開支。” 李揚想了想說道:“具體的開支,我也不是特別清楚,但我家兩個孩子加在一塊,每個月肯定是不足一千塊的。” “啊?” 主持人都懵了。 李揚的孩子啊,前首富跟現首富的孩子,兩個加起來,每個月不足一千塊?這個數據是不是有點太離譜了? 李揚解釋道:“具體數字我是不知道的,說的也就是個大概。我家孩子的奶粉不是很貴,就是綠水天地最便宜的那一款奶粉,那款奶粉還有補貼,88塊錢一桶,有時候多點,一個孩子一月能吃四桶,有時候少點在兩三桶上下。然后就是尿不濕跟衣服,都不是很貴的東西,以前每個月也就兩三百塊錢。當然,現在用不著了,家里兩個孩子,就剩下一個在吃奶粉,量也不多,一個月兩桶……” 主持人問道:“您就給孩子吃88一桶的奶粉嗎?” “都一樣的,綠水天地有專門的營養師,我很尊重科學,不然我也考不上京大,88的奶粉跟三百多的奶粉即使有差別,也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大家不信的話,稍后我讓家里人把孩子吃的奶粉罐子拍一下,這點我不會瞎說,也不是給自己帶貨,因為那款產品是福利產品,有補貼的,綠水天地不賺錢,國家每一罐奶粉也要補貼幾十塊錢。” 主持人又問道:“那您的孩子沒有別的費嗎?” “他們只是孩子,還能有什么費?” “比如兒童面霜,兒童牙刷,牙膏,以及兒童洗面奶,甚至是兒童專門的輔食……” “呃……你們都買這些嗎?” 主持人傻眼了。 這些不應該買嗎?嬰兒用品啊,肯定更好一些吧? 趕忙又問道:“那您沒有給孩子培訓一些別的技能嗎?比如游泳?這是需要教練在旁邊盯著的。孩子稍微大了一點,要學習籃球,足球或者美術音樂等等……” “孩子小的時候,連我們當父母的跟他們溝通都費勁,所謂的教練以及老師,跟他們溝通就更費勁了,那么老師教練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這些東西,也不是人生必備的技能,我們也沒打算讓孩子掌握太多,最主要的還是他們自己發掘興趣愛好。當然,在培養孩子方面,我也是個新手爸爸,只不過我跟孩子媽媽的理念比較一致,所以就這么養著……” 李揚主要就是想提醒大家理性消費,從明年開始,絕大部分家庭都會過的很難,如果再走不出消費主義陷阱,會更痛苦。 這樣的困難,還會持續很久,不是兩三年的事情。 對很多家庭來說,甚至是一輩子。 國內的野蠻消費十分恐怖,別看美國的消費指數很強,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實際上那個消費是有水分的。 真實的第一大消費市場是中國! 有錢人巨多!被消費主義洗腦的人也巨多,加上各種金融產品鋪天蓋地。 中國人不去哪個地方旅游,哪個地方的旅游業都會下降至少四成以上,這種恐怖的消費能力,全球獨一份。 在李揚接受完這個采訪之后,網絡上立馬就出現了一大堆嬰兒產品跟普通產品的測評以及科普。 加上最近添加劑什么的特別火,很多人發現嬰兒食品的添加劑反而更多,嬰兒用品的材質反而并不是最好的。 但是價格,往往都在普通用品的三倍以上。 當然,相關商家肯定不愿意,在各種帶節奏說李揚在瞎扯,首富家的孩子,不可能就那么點消費。 李揚還真沒瞎扯,他家養孩子成本并不高,畢竟王翠萍跟李立坤都不是那種會錢的人,也比較傳統。 不過他家的孩子醫療方面更好,不至于感冒發燒就去小診所打針。 那些小診所的用藥劑量,牛看了都搖頭。 這方面,李揚沒敢說,對很多被迫去小診所的家庭來說,精細化用藥,針對性用藥,成本太高。 回到家里,李揚本來想給相奴打電話的,不過最終還是忍住了。 這只是一件小事,而且這件事跟他沒關系,只對他有好處。 要么姜半夏知道后跟相奴撕破臉,要么就是刺激姜半夏保養好身體。 李揚現在每天都會鍛煉兩個小時,搭配著各種食補,目標是精力充沛到四十歲。 至于四十歲之后,她管不著了。 到時候能有多少就多少了。 當然,他的鍛煉比較溫和,按照柳如懿的說法,就是過猶不及。 第二天,就有人給李揚扣帽子,說他擾亂消費市場,居心不良。 畢竟嬰兒產品每年在國內有一千二百億的市場,這個市場丟了,對經濟影響很大。 可同樣,李揚的話,也讓一部分人清醒過來,只是不敢相信市面上的產品,決定抄作業,去買一些綠水天地認證的東西。 而在互聯網上唯一能買到綠水天地認證的地方,就是某魚的櫥窗。 …… 宋小禮回到京城一個月了。 氣色恢復了不少,跟宋愉站在一塊,不熟悉的很難分辨出來。 尤其是宋小禮最近衣著打扮都在學習宋愉的風格,更是難以分辨了。 宋愉正在房間的梳妝臺面前整理妝容準備出門,宋小禮突然進來,趴在她肩膀上說道:“姐,怎么樣?” 一開始宋愉沒反應過來,等她看向鏡子才發現,宋小禮不知道什么時候,弄了一個跟她一樣的發型。 她一直以來都是自然的大卷發型,而宋小禮則是偏向成熟一些的直發。 宋小禮直接把臉貼在宋愉臉上,笑盈盈的說道:“姐,是不是一模一樣?”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