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極速打車的資金,運營費是李揚出的,購車費用則是姜半夏出的。 所以,兩人各自持有50%的股份。 經過一年的發展,目前注冊用戶已經有九百多萬,每日服務人員在八十萬上下。 典型的入不敷出,賠本經營。 好在天天跑三百公里,并且足足十四萬輛車,每天都能獲取到天量數據,為極影集團的智駕算法提供助力。 極影汽車的城區noc雖然目前只開通了十三座城市,但下一次更新,覆蓋全國都有希望。 畢竟極速打車已經發展到了各大地級市,要不是產能不足,都有擴散到縣級的實力。 極速品牌的車子,就兩條產線,每個月一萬兩千輛的產能。 像是京城這種地方,反而少一些,總共只有幾百輛車在跑。 主要還是在一二三線城市,像是一線城市,大概在兩千輛上下,二線城市也有一千二三,三線城市跟京城差不多,四五百輛的樣子。 這些肯定是滿足不了打車需求的,市場主流還是以滴滴為首的網約車集團。 極速打車再過五年,都不一定有滴滴打車現在的規模,達到上百萬司機。 目前十幾萬司機,一年支出成本就在一百億上下,網約車行業的門檻還是不低的。 六月初,滴滴如約在納斯達克上市。 沒有任何宣傳,甚至上市第一天,國內媒體都沒有報道。 第二天,各方面的新聞才出現,但也僅限于很小的規模。 李揚知道這件事之后,皺著眉頭。 給江百川打了個電話過去,問道:“滴滴上市了,您應該知道美股那邊出臺的新規則,想要在那邊上市,需要做什么事。” 江百川說道:“知道,可我這不也是沒忙過來嘛,誰知道他們動作這么快。” “呵,我幾個月前就告訴您了吧?幾個月還忙不過來?” “這……” 江百川無話可說。 主要原因其實很簡單,那件事不歸他管。 他能做的,就是找人說一下,讓他們留意一下,關注一下。 雖然以江百川的身份,親自說一件事,肯定會被重視,但滴滴好歹也是一個超級大集團,上百萬司機,營收幾百億,哪能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去查? 于是,事情就這么給忽視了。 國內的營商環境,絕對是全球最寬松的,尤其是稍微沾點外資的企業,綠燈很多。 當然,這個環境寬松,僅僅是相對于一些大企業,運作起來難度很低。 比如在一些小城市開店還是比較坑的,只不過那樣的地方以后會越來越少,畢竟互聯網已經進入所有家庭了。 “行行行,就當我沒說過這事,掛了!” 李揚知道這件事跟江百川沒關系,但就是很不爽。 信息還是泄露了出去。 滴滴注冊用戶足足有一億兩千萬,每天通過這個打車軟件出行的用戶有六百多萬,很多厲害的人,平日生活很低調,打車也是常有的事情,他們的數據鐵定被記錄了。 掛斷江百川的電話后,李揚就給極速打車的總經理打了個電話過去。 “京城這邊增派三千輛車,盡快招夠司機,三個月內要完成。” 極速打車的用戶粘性還是很高的,不到一千萬注冊,每日就有八十多萬訂單,如果按照滴滴那個規模來算,訂單量可能要翻倍。 李揚準備把京城的市場給搶下來! …… 江百川這邊被李揚嘲諷了一通之后,直接給互聯網部門打了個電話過去。 “老弟,我之前跟你說滴滴的事情,你是真沒放在心上啊?” “啊?江老哥這話怎么說的?” “人家都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了,你們是一點動靜沒收到?你知道他們能在納斯達克上市代表什么嗎?代表他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數據打包給美國了。” “什么!” …… 就在滴滴上市的第三天,事情才徹底發酵起來。 主要還是一則新聞,就是互聯網辦公室直接入駐滴滴總部,調查滴滴公司的相關問題。 以前沒證據,現在有證據了,上市就是最大的證據。 而且快拍這邊主動引導了這件事,直接給弄了個熱搜。 快拍現在的流量是國內第一,甚至已經超越了微信。 至于斗音筷手這兩家平臺,完全沒有可比性。 雖然依舊是頂級平臺,但日活只有八千萬到一億兩千萬,快拍的日活足足有兩億多。 快拍優質的內容,是吸引用戶的利器。 層出不窮的短劇,對中老年人來說,就是最好的消遣平臺。 在一眾科普博主的帶領下,很多人都明白了滴滴上市的意義,一瞬間,滴滴的口碑崩了。 網上甚至流行起來一股風氣,叫做卸載滴滴。 這一次,互聯網辦公室的效率很快很快,畢竟江百川幾個月前就說了,他們沒能真正注意到,結果出了這檔子事。 一旦效率再慢點,相關責任人就得扛鍋。 滴滴上市的第四天,全平臺下架滴滴相關app進行整改,禁止新用戶注冊。 商業戰場,一鯨落萬物生。 之前滴滴市占率超過80%,別的網約車沒有活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