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鄭行走想了想,道:“你和公明入山,見到劉侉子就讓他趕緊回來……記住,若見了賊子也不許纏斗,咱們這邊只是配合,須聽令行事!” 井二當即和公明入山尋找劉大侉子,至半夜時方回,抬回了劉大侉子的尸身。 鄭行走痛失愛將,不由眼前發黑,想要咬牙入山報仇,卻還是忍了下來,吩咐門客護衛守好各處,自己啟程,親往東山面見羅行走。 到得東山下,不僅見到了羅行走和常行走,還見到了魚奉行。 魚奉行是個矮子,身高不足五尺,傳言其為宋國宗室,而且是上任宋桓公長子,只因身量太矮,“無人君之相”,故此未能得授其國。由此,宋國少了一位國君,稷下學宮多了一位奉行。 奉行是稷下學宮高職,歷來只有返虛高修才能出任,整個稷下學宮只有十八位奉行,無不是顯赫天下的大人物,魚奉行同樣如此。 見魚奉行到來,鄭行走連忙上前拜見,魚奉行點頭道:“來得倒是正好,原也準備讓人喚你過來商議此事?!? 鄭行走稟告:“我門下劉侉子,今夜于山中遭遇不測,我擬進山清剿賊人,但羅行走之前曾傳話過來,言道須得圍而不剿,否則恐壞大事。故此特來相問?!? 魚奉行點了點頭,屏退左右,只留三位行走在身邊,道:“劉侉子的事,我也為之惋惜,但還是那句話,不可輕動,有些事正要說與你等知曉。你等可知山中圍著的賊子是誰?” 鄭行走問:“不是彭城盜案賊子么?據稱為石門、桃花娘,與鋤荷丈人俱為狼山賊修,山中稱為藍橋三友?!? 羅行走補充道:“其實應為藍橋四友,但石門、桃花娘和鋤荷丈人不變,第四人則時常換之,諸位皆知的大盜魏浮沉便曾為四友之一,只是不知去向。頂替魏浮沉的名叫尾生,據聞夜半與桃花娘相約私會而被石門撞破,格殺于橋下。我們懷疑,尾生之后,加入其中的便是刺客吳升。” 常行走搖頭:“如此行事——果然是狼山賊修,良莠不齊,品性不端……” 魚奉行笑了笑,道:“常行走可知,你口中所言品性不端的藍橋四友之首,是什么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