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子慶予的話,令吳升陷入思索之中。吳升的觀念,沒那么多階層之分,先為刺客,后為盜賊,已經習慣了逃亡和流浪,直到定居上庸,通過置產成為庸國國人,這才算是安定下來。 他當然知道,士比國人的地位更高,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特權,有時候還能得到主公的賞賜。就算得不到賞賜,也可以每天去主公府上大大方方三餐白吃——這是養士的義務。 相應的,做為門下士,也要為主公分憂,有時甚至去死,這也是士的責任。 只是經歷了神隱峰主之后,吳升對寄居他人門下已經有所戒懼了,因此有些猶豫,士也不是那么好當的,他并不缺吃少穿,也沒有硬要往上爬以求改變身份的渴望,他要的只是更多的爰金,能嗑更多的法器和靈材靈丹。 但成為公子慶予的門下士,的確又可以在上庸城橫著走,生存得到極大保障,將來公子慶予繼承了庸侯之位,自己甚至有可能混個卿大夫。他忽然想起當年在雷公山時,那個孜孜以求成為卿大夫的班車。 額,想遠了…… 公子慶予見他猶豫著沒有答話,嘆道:“國中情形,非吾可掌,君上于超次拔擢之策,依舊有所顧慮,不能拜先生為大夫,實我庸國之恥。不過請先生放心,將來若有機緣,先生定為大庸上卿,吾說到做到!”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吳升一想,自己身為丹師,對方總舍不得讓自己去干送命的事吧?至于下一次會盟,那也是三年后的事了,再說云濟死了,放眼四國,丹師中再無抗手,又怕得誰來? 至不濟,真遇到要送命的危險之前,自己也決不可能傻乎乎的“義不容辭”,該辭還是會辭。 想通之后,吳升決定將上庸的煉丹業務包下來,當場拜倒:“申五,拜見公子!” 公子慶予大喜,以見卿大夫的禮儀回拜:“今得先生,如背生雙翼,我大庸國勢可期!” 吳升不知這位公子有多少門下士,但這幾日返程的路上,都請吳升上他車駕相談。 有一次,公子慶予甚至向吳升訴苦,說會盟結束,諸君分別時,魚君解香巾而贈,當真令人發愁。且魚君還說,冬時將約他于兩國交界的陵水之畔相見,垂釣陵魚。因此問計于吳升,是否該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