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呈丹-《一品丹仙》
第(3/3)頁
吳升倒不存在這個問題,反而豎著耳朵聽得很用心,這位三高師今日講的,是最基礎的東西,也就是如何區分判斷丹品。想來他是對在座的人失望到了極點,這才從最基本的常識重新普及,卻便宜了吳升。
不小心入了這一行,吳升可謂不折不扣的野路子,對丹品的區分,只有最粗淺的上品、中品和下品,三高師普及這種理論基礎課,正好對了他的路子,因此聽得津津有味。
直到今日,吳升才知,靈丹在三品之中,又各自分為三等,而同樣一種靈丹煉制出來后,通過哪些特征分列哪一等,三高師都逐一做了講述。
吳升據此對自己所煉的靈丹一一對照,很欣慰的發現,基本上都是一等,當然也有二等或者三等,但那是丹方的緣故,再加上自己刻意為之。
比如冬筍丹,好吧,現在叫做生骨丹,生骨丹一號、二號,就分別對應二等和三等。生骨丹一號之所以是二等,是因為丹方先天所限,這種靈丹永遠成不了一等,減了靈材之后的生骨丹二號,那就是三等。
同時,三高師在講解等次的過程中,還旁征博引、東拉西扯,也讓吳升搞清楚了這次呈丹的原委和三高師本人的身份。
一切的根源還是鳩茲大戰,仗打得太久,楚軍在靈丹的供應上出現了明顯問題,大量三等、甚至不入流的劣丹充斥軍營,惹得軍中士卒怨聲載道。
因此,令尹屈完上書楚王,召集這次為楚軍煉丹的楚國東部各縣丹師至郢都,入丹論宗提高丹術。有的縣來三、四人,有的縣只有一人,都由本縣舉薦,齊聚于此。
丹術可是一位丹師乃至一派丹宗的立身之基,愿意為蠢笨的東部丹師們傳授丹術,大丹師桑田無是真的傾力為楚國著想了,由此也可知丹論宗與楚國上層的聯系有多么緊密。
而負責教授的,便是這位三高師。三高師就是丹論宗第三位高師,名景悅,是大丹師桑田無的第三位入室弟子,乃煉神境丹修,他的兩位師兄被稱為大高師和次高師。
雖然聽上去三高師景悅似乎還沒入資深煉神境,但他今天所講的東西還是讓吳升深感佩服的,可謂收獲滿滿。
因此,講授完畢時,吳升恭恭敬敬拜倒,和其他各縣的“蠢材”們一起,大聲致謝——不管別人怎么想,至少他是誠心誠意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