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對奏-《一品丹仙》
第(2/3)頁
片刻之后,費賓入宮,上珍華臺稟奏:“太子于城父近郊野鴨湖畔,立刺營,招攬天下劍客游俠,廷寺已經查明,刺殺費宏的兇犯魏浮沉,正在營中。”
楚王呆了呆,默然良久,忽然冷笑:“刺營?他想干什么?這個刺營,除了魏浮沉外,還有什么人?”
費賓道:“刺營行事隱秘,戒備森嚴,臣打探起來有些困難,目前已知,原侍衛大公主的劍客專諸,也在營中。對了,籌備刺營的,是太子賓客伍員。”
楚王忽然笑了:“好啊,寡人的兒子立了個刺營,招攬天下豪杰?是豪杰么?哈哈,果然有振作之志!”
費無忌開口勸道:“大王,莫要為臣之事而傷了父子之情啊,否則臣百死莫贖。臣已下定決心歸鄉,臨去前最后再進一言,望大王允納。”
楚王嘴角冷笑,瞥著費無忌不置可否。
費無忌自袖中取出太子的奏疏,呈遞上去:“臣請大王允準,讓太子歸郢,從此父子和睦,君臣一心。”
楚王展開看著,點頭道:“想回郢都?欲進孝心?”
費賓奏道:“臣有一言,若大王允準太子歸郢,需令其解散刺營,這刺營......不合體例,過去也無舊章。”
楚王道:“歸鄉之事,費卿不必再提,你們先退下,此事我自有安排。”
帶費無忌和費賓下去后,孟嬴忽然跪倒在旁:“大王,臣妾懇請大王垂憐,爵封軫兒,外出食邑,臣妾愿出郢都,撫養軫兒長大,永世不敢還郢。”
楚王皺眉道:“這是何意?”
孟嬴哀怨道:“太子若歸,郢都恐無我母子立身之地。”
楚王默然片刻,甩袖離去。
返回自己所居的渚宮,楚王沉思多時,召見在郢都的城父司馬韓奮揚。
韓奮揚在郢都是為催發軍糧一事,城父屯駐重兵,依靠本地是無法支撐得起的,所以每年都要從郢都押送大量糧秣輜重。
楚王頭一個問題是,太子年前攻打城陽一戰,怎么勝,怎么敗的?
韓奮揚當即就額頭冒汗了,他當時在場,自然知道這場仗是怎么打起來的,雖然想替太子說話,卻還是不敢瞎編,只得道出實情。
楚王第二個問題,為何打四國聯軍那么輕松,遇到晉軍就退了回來?
韓奮揚盡力解釋,說楚軍征伐日久,軍士疲勞,晉軍是生力軍,士氣正盛,退下來是避其鋒芒云云。但觀楚王神色,應該是對這套說辭并不滿意。
其實韓奮揚也知道有些解釋不通,太子的確是希望和晉國達成和約的,屬于結晉派,和親秦派不同,要說太子在其中沒有賣好晉國的意思,也的確說不過去。
第(2/3)頁